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甲胄生虮虱

甲胄生虮虱

甲胄:古代战士用的铠甲和头盔。虮虱( ㄕ shī ):虱子和虱卵。 战士的铠甲和头盔上生出了虱子和虱卵。 形容战乱历时之久。语出《尉缭子.武议》:“起兵直使甲胄生虮虱者,必为吾所效用也。”《韩非子.喻老》:“天下无道,攻击不休,相守数年不已,甲胄生虮虱。”《淮南子.汜论训》:“礼义绝,纲纪废,强弱相乘,力征相攘,甲胄生虮虱,燕雀处帷幄,而兵不休息。”作〔介胄生虮虱〕。介胄:即甲胄。《史记.主父偃列传》:“于是强国务攻,弱国备守,合从连横,驰车击毂,介胄生虮虱,民无所告恕。”《资治通鉴.汉纪.献帝建安八年》:“操谓(辛)毗曰:‘谭必可信,尚必可克不?’毗对曰:‘显甫(袁谭字)见显思(袁尚字)困而不能取,此力竭也。兵革败于外,谋臣诛于内,兄弟谗阅,国分为二,连年战伐,介胄生虮虱。此乃天亡尚之时也。’”


主谓 形容由于长期的战争,将士穿在身上的铠甲和头盔都长了虱子。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天下无道,攻击不休,相守数年不已,~,燕雀处帷幄,而兵不归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写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。


【词语甲胄生虮虱】  成语:甲胄生虮虱汉语词典:甲胄生虮虱

猜你喜欢

  •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

    忠臣一定要到孝子的家门寻访。 古时认为能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对国君尽忠。语出《后汉书.韦彪传》:“孔子曰:‘事亲孝,故忠可移于君,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。’”李贤注:“《孝经纬》之文也。”《宋书.文九

  • 鸥鹭盟

    源见“鸥鹭忘机”。与海鸥、白鹭为友。比喻隐逸生活。元黄庚《渔隐为周仲明赋》:“不羡渔虾利,惟寻鸥鹭盟。”【词语鸥鹭盟】   汉语大词典:鸥鹭盟

  • 衣不经新,何由得故

    衣服不经新的,从哪里得到旧衣。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桓车骑不好著新衣,浴后,妇故送新衣与车骑。大怒,催使持去,妇更持还,传语云:‘衣不经新,何而得故。’桓公大笑著之。”桓车骑:即桓冲,东晋大将,因任车

  • 羊裙

    同“羊欣练裙”。清 杨陈夏《折桂令.程君琴轩属题兰竹小照》曲:“问儿童个是何人?记取程门,认得羊裙。”【词语羊裙】   汉语大词典:羊裙

  • 沧海成田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宋李璮《水龙吟》词:“世变沧海成田,奈群生、几番惊扰。”康有为《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》:“火山流金,沧海成田,历阳成湖,地以善变而能久。”

  • 霞酌

    源见“流霞”。指仙酒。唐王勃《七夕赋》:“奏云和,泛霞酌。”【词语霞酌】   汉语大词典:霞酌

  • 玉楼修记

    见“玉楼赴召”条。

  • 徂暑

    《诗.小雅.四月》:“四月维夏,六月徂暑。”郑玄笺:“徂,犹始也,四月立夏矣,而六月乃始盛暑。”后因以称盛暑。晋夏侯湛《大暑赋》:“乃三伏相仍,徂暑肜肜。上无纤云,下无微风。扶桑赩其增燌,天气晔其南升

  • 信陵醇酒

    同“近妇饮醇”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谢四颂丞台湾》诗之二:“信陵醇酒意,潦倒几英雄?”

  • 文举酒

    同“融酒”。孔融,字文举。唐白居易《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》诗:“虽无安石妓,不乏文举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