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痴顽老子

痴顽老子

新五代史.杂传.冯道》:“契丹灭晋,道又事契丹,朝耶律德光于京师。……德光诮之曰:‘尔是何等老子?’对曰:‘无才无德痴顽老子。’”

五代.冯道的自称。因其以愚痴顽钝老迈自居,故称。后多指痴呆顽固的老人。

宋.陆游《龟堂杂题》诗:“痴顽老子老无能,游惰农夫酒肉僧。”


偏正 无知顽钝的老人。《新五代史·冯道传》:“契丹灭晋,道又事契丹,朝耶律德光于京师。……德光诮之曰:‘尔是何等老子?’对曰:‘无才无德,~。’”△多用于称人。


【典源】《新五代史·冯道传》:“契丹灭晋,(冯) 道又事契丹,朝耶律德光于京师。德光责道事晋无状,道不能对。又问曰:‘何以来朝?’对曰:‘无城无兵,安敢不来。’德光诮之曰:‘尔是何等老子?’对曰:‘无才无德痴顽老子。’德光喜,以道为太傅。”“当是时,天下大乱,戎夷交侵,生民之命,急于倒悬,道方自号‘长乐老’,著书数百言,陈己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以为荣。”

【今译】 五代时,契丹灭后晋,后晋宰相冯道又改事契丹,去朝见耶律德光。德光问冯道:“你是个什么老家伙?”冯道回答:“我是无才无德的痴顽老子。”因而被任为太傅。当时天下大乱,外族入侵,百姓流离失所,而冯道自称长乐老,著书列出自己历事后唐、后晋、契丹、后汉、后周五朝所得的封爵和官名以为荣。冯死后追谥瀛王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缺少廉耻、气节的官僚。

【典形】 长乐老、痴顽老、老子痴顽、无才无德、瀛王长乐、痴钝冯道、嘉名伴尔痴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乐老〕 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》:“借手杀仇长乐老,胁肩媚贵半闲堂。”

〔痴顽老〕 宋·陆游《醉歌》:“无材无德痴顽老,尔来对客惟称好。”

〔老子痴顽〕 宋·陆游《遣兴》:“老子痴顽惯转蓬,残年懒复问穷通。”

〔无才无德〕 金·元好问《乙卯端四月感怀》:“好个旧家长乐老,无才无德只痴顽。”

〔瀛王长乐〕 清·程先贞 《秋兴》:“夷甫清谈衔恨日,瀛王长乐沐恩年。”


【词语痴顽老子】  成语:痴顽老子汉语词典:痴顽老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龙高卧

    同“南阳高卧”。明杨慎《六州歌头.吊诸葛》词:“伏龙高卧,三顾起隆中。割宇宙,分星宿;借江东,祝春风。”

  • 项庄奋剑

    同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。晋傅玄《惟汉行》:“项庄奋剑起,白刃何翩翩。伯身虽为蔽,事促不及旋。”

  • 袁宏泊渚

    源见“咏史船”。指袁宏泊渚夜吟,受谢尚赏识事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文游山,袁宏泊渚。”

  • 唾井

    源见“千里井”。比喻遗亡旧情。唐骆宾王《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》诗:“情知唾井终无理,情知覆水也难收。”【词语唾井】   汉语大词典:唾井

  • 比君子

    《楚辞》战国楚.屈原《离骚》:“岂唯纫夫蕙茞。”东汉.王逸注:“纫,索也。蕙、茞,皆香草,以谕贤者。”战国楚伟大诗人屈原在著名长诗《离骚》中,用蕙和茞这样的香草,比喻品格美好的君子人——贤者。唐.杜牧

  • 九关

    源见“九关虎豹”。本指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。借指宫阙,朝廷。宋陆游《言怀》诗:“孰云九关远,精意当彻闻。”【词语九关】   汉语大词典:九关

  • 枕石漱流

    源见“漱石枕流”。指隐居山林的生活。三国 魏曹操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遨游八极,枕石漱流饮泉。”并列 枕山石,漱涧流。隐居山林。明·陆采《明珠记·访侠》:“当时战离之际,多少富贵的,死于兵革之中,争如老夫

  • 巧似簧

    同“巧言如簧”。唐白居易《天可度》诗:“但见丹诚赤如血,谁知危言巧似簧?”

  • 孔子思周

    春秋孔子《论语.八佾》:“子曰:‘周监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’”孔子话的意思是说:周代的典章制度是借鉴了夏、商两代而建立的,其文盛大美好,因此极表赞成拥护。后因用以比喻思慕、学习古代的典章制度。

  • 疑则勿任,任则勿疑

    见“疑则勿用,用则勿疑”。《金史·陈起传》:“~;谋之欲众,断之欲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