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皮里阳秋

皮里阳秋

世说新语.赏誉》:“桓茂伦云:‘褚季野皮里阳秋。’谓其裁中也。”《晋书.褚裒传》:“裒少有简贵之风,……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

原作“皮里春秋”,因避晋简文宣郑太后名“春”之讳,故以“阳”代“春”。孔子作《春秋》兴褒贬,褚外不多言,而内有褒贬,故称“皮里春秋”。后因用为内心臧否人物之典。

明.萧良有《龙文鞭影》卷四:“太初日月(后汉夏侯玄,时人称他‘朗朗如日月之入怀’),季野春秋。”


同“皮里春秋”。晋简文帝皇后名春,晋人避讳,以“阳”代“春”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桓茂伦云:褚季野~,谓其裁中也。”


皮里阳秋”是个文语,表示对人、对事口中不言而心存褒贬之意。

这个意思为什么说成 “皮里阳秋”呢?

皮里阳秋”原作 “皮里春秋”。“皮”,动植物体的表面层,此为 “外表”、“外面”之义。 “皮里”则为 “里面”、 “内心”之义。“春秋”喻指人、事之不同或好坏。

晋代,因简文帝后名 “春”,晋人为避其讳,故以 “阳”代“春”,“春秋”即言 “阳秋”,“皮里春秋”自此为 “皮里阳秋”。

晋书·褚裒 ( póu) 传》: “桓彝见而目之曰: ‘季野有皮里阳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 ( pǐ) 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( 褚裒字季野) 南朝·宋·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亦云: “恒茂伦云 ‘禇季野皮里阳秋’。”这都说明褚裒慎于言行而对人事不妄加评论。事实上,褚裒“少 ( shào) 有简贵之风”,官至征讨大都督,一次 “率众三万径进彭城,河朔士庶归降者,日以千计,裒抚纳之,甚得人心”。后来病逝,“远近嗟悼”。可见禇裒为人很有修养,德高望重。


【词语皮里阳秋】  成语:皮里阳秋汉语词典:皮里阳秋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

    见〔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〕。其他 危,危险。浅,短。生命极其危险,早晨无法考虑到晚上。语出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梁启超《少年中国说》:“楚囚

  • 盐豉莼羹

    同“莼羹下豉”。宋李处全《卜算子》词:“携手度虹梁,洗眼看渔具。盐豉莼羹是处无,早买扁舟去。”

  • 天花坠

    同“天花乱坠”。唐何仙姑《踏雪行》词:“晓古通今,明经解义,纷纷说得天花坠。”此为本义。宋米芾《渔家傲.金山》词:“宝阁化成弥勒世,龙宫对,时时更有天花坠。”

  • 去鲁迟迟

    《孟子.万章下》:“孔子之去齐,接淅而行。去鲁,曰:‘迟迟吾行也。’”孔子,鲁国人。后以“去鲁迟迟”谓留恋乡土。宋苏轼《西江月.送钱待制》词:“莫叹平原落落,且应去鲁迟迟。”

  • 弦伤

    源见“空弦落雁”。喻受过挫折。唐温庭筠《过孔北海墓二十韵》:“木秀当忧悴,弦伤不底宁。”

  • 秋妇

    同“秋胡妇”。唐刘知幾《史通.浮词》:“夫探揣古意,而广足新言,此犹子建之咏三良,延年之歌秋妇。”【词语秋妇】   汉语大词典:秋妇

  • 逍遥自在

    同“逍遥自得”。唐赵彦昭《奉和圣制幸韦嗣立山庄应制》:“逍遥自在蒙庄子,汉主徒言河上公。”见“逍遥自得”。郑振铎《陈士章传》:“一年年的田租的收入,总是足够他过着~的生活的。”【词语逍遥自在】  成语

  • 象耕鸟耘

    东汉.王充《论衡.书虚篇》:“传书言:舜葬于苍梧,象为之耕;禹葬会稽,鸟为之田。盖以圣德所致,天使鸟兽报祐之也。……鸟田象耕,报祐舜、禹非其实也。实者,苍梧多象之地,会稽众鸟所居。……象自蹈土,鸟自食

  • 尸鸠之平

    源见“鸤鸠之仁”。谓对属下一视同仁。《后汉书.袁绍传》:“惟陛下垂尸鸠之平,绝邪谄之论,无令愚臣结恨三泉。”偏正 尸鸠,即鸤鸠,布谷鸟。传说布谷鸟哺育众雏能平均如一。后用以比喻对人待物能公平如一。语本

  • 入不支出

    见“入不敷出”。宋·朱熹《行宫便殿奏札三》:“本路土瘠民贫……入少出多,往往例于常赋之外,多收加耗,重折价钱,尚且~,公私俱困。”【词语入不支出】  成语:入不支出汉语大词典:入不支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