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文选》卷五十六晋.潘岳《杨荆州诔》:“听参皋吕,称侔于张。”唐.李善注:“《汉书》曰:‘于定国为廷尉,其决疑平法,务在哀鳏寡,罪从轻,朝廷称之。’又曰:‘张释之为廷尉,周亚夫见释之持议平,乃结为亲友
旧题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九:‘及晋武践位,忽见(姚)馥立于阶下,帝奇其倜傥,擢为朝歌邑宰。馥辞曰:‘老羌异域之人,远隔山川,得游中华,已为殊幸,请辞朝歌之县,长充养马之役,时赐美酒,以乐余年。’帝曰:
或省作“风马牛”。风,指动物间牡牝相诱。风马牛不相及,是说马、牛是两种不同的动物,即使放任他们相诱,也不能达到交配的目的。比喻双方没有任何利害冲突关系。公元前656年,中原霸主齐桓公率领八国之师南下伐
参见:范宣洁行
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载:春秋 鲁 僖子家臣谢息,为孟孙氏守郕邑有功,于是以桃邑(在今山东 汶上县)、莱山(在今山东 莱芜市)两地授予谢息。后因以“桃莱之利”为效忠主上而获封赏的典故。《后汉书.冯衍传上》
唐杜甫《游何将军山林》诗:“剩水沧江破,残山碣石开。”后以“残山剩水”称零散的或明灭隐现的山水。宋范成大《万景楼》诗:“残山剩水不知数,一一当楼供胜绝。”元张宪《题富春吴云槎皆山楼》诗:“残山剩水不到
源见“蚁动牛斗”。喻指世间的无谓争斗。唐柳宗元《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》诗:“耳静烦喧蚁,魂惊怯怒蛙。”【词语喧蚁】 汉语大词典:喧蚁
文:指文献。 广泛地学习文献。 孔子教人学习之语。语出《论语.颜渊》:“子曰:‘博学于文,约之以礼,亦可以弗畔矣夫!’”清.顾炎武《与友人论学书》:“博学于文,行己有耻,自一身以至天下国家皆学之事
《诗.小雅.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,止于樊。”营营:往来飞声。樊:藩篱。青蝇停留之处,污白使黑,比喻佞人造作谗言巧于变乱善恶。
见“排难解纷”。清·吴伟业《柳敬亭传》:“其善用权谲,为人~率类此。”【词语排患解纷】 成语:排患解纷汉语大词典:排患解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