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禁脔

禁脔

世说新语.排调》:“孝武属王珣求女婿,曰:‘王敦桓温,磊砢之流,既不可复得,且小如意亦好豫人家事,酷非所须。正如真长子敬比,最佳。’珣举谢混。后袁山松欲拟谢婚(指欲以女妻谢混),王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’”此事又见《晋书.谢混传》。注:真长,刘惔。子敬,王献之。

王珣把谢混比为禁脔,意在警告袁不可妄想,因为他知道孝武帝想把晋陵公主嫁给谢。后以“禁脔”比喻他人不得染指之物,又用为帝婿的典故。唐.李商隐《韩同年新居饯韩西迎家室戏赠》诗:“南朝禁脔无人近,瘦尽琼枝咏四愁。”宋.楼钥《跋王都尉湘乡小景》:“国家盛时,禁脔多得名贤,而晋卿(王诜)风流尤胜。”(《攻愧集》卷七十七)

关于“禁脔”一语的来历,《晋书.谢混传》中有另一段表述:“初,元帝始镇建业,公私窘罄,每得一㹠,以为珍膳,项上一脔尤美,辄以荐帝,群下未尝敢食,时呼为‘禁脔’。”王珣之言,即以此事为比。

后又以“禁脔”指珍贵美好之物。唐.杜甫《八哀诗》“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”:“前后百卷文,枕籍皆禁脔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孝武属王珣求女婿,曰:‘王敦、桓温,磊砢之流,既不可复得,且小如意,亦好豫人家事; 酷非所须。正如真长、子敬比,最佳。’珣举谢混。后袁山松欲拟谢婚,王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’”《晋书·谢混传》:“初,孝武帝为晋陵公主求婿,谓王珣曰: ……珣对曰:‘谢混虽不及真长,不减子敬。’帝曰:‘如此便足。’未几,帝崩,袁山松欲以女妻之,珣曰:‘卿莫近禁脔。’初,元帝始镇建业,公私窘罄, 每得一㹠(tun), 以为珍膳,项上一脔尤美,辄以荐帝,群下未尝敢食,于时呼为‘禁脔’,故珣因以为戏。”

【今译】 东晋孝武帝嘱王珣为其女晋陵公主求婿,王珣推荐谢安之子谢混,孝武帝认为满意。不久孝武帝死,袁山松又想将女儿嫁给谢混,王珣说:“你别接近禁脔。”当初东晋元帝刚建都建业时,公私都非常窘困,得到一只猪,便算是珍肴,脖子上一块肉最美,只献给元帝吃,称为禁脔。王珣即以此比谢混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借指女婿; 也指珍贵难得的事物。

【典形】禁脔、禁脔婿、南朝禁脔。

【示例】

〔禁脔〕 唐·杜甫《送大理封主簿五郎》:“禁脔去东床,趋庭赴北堂。”

〔禁脔婿〕 唐·李颀 《赠别张兵曹》:“君为禁脔婿,争看玉人游。”

〔南朝禁脔〕 唐·李商隐《韩同年新居》:“南朝禁脔无人近,瘦尽琼枝咏四愁。”


【词语禁脔】   汉语词典:禁脔

猜你喜欢

  • 碧桃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六引《尹喜内传》:“老子西游,省太真王母,共食碧桃、紫梨。”因以“碧桃”指仙桃。用以祝寿。宋王之道《好事近.王昭美生日》词:“要见碧桃千岁,看壶中春日。”宋曾觌《清平乐.松姿不老》词:

  • 剪髻鬟

    同“剪发待宾”。唐杜甫《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》诗:“月陈剪髻鬟,市鬻充杯酒。”

  • 獐头鼠目

    形容人的相貌委琐鄙俗。有时也用来指出身贫寒的人。出自唐李揆(kuí葵)语。李揆(710-784年)字端卿,陇西成纪(今甘肃秦安西北)人,家于郑州。出身冠族。开元末进士及第,历任陈留尉、左拾遗、右补阙、

  • 锦回文

    同“锦织回文”。明汤显祖《紫钗记.泪烛裁诗》:“你拼了个锦回文学窦娥。”

  • 三折肱

    源见“三折肱为良医”。指代良医。宋黄庭坚《寄黄幾复》诗:“持家但有四立壁,治病不蕲三折肱。”【词语三折肱】   汉语大词典:三折肱

  • 夫馀火玉

    唐.苏鹗《杜阳杂编》下:“(唐)武宗皇帝会昌元年,夫馀国贡火玉三斗……火玉色赤,长半寸,上尖下圆,光照数十步,积之可以燃鼎,置之室内,则不复挟纩。”火玉,是一种会发光的美玉,至于“燃鼎”与“取暖”则似

  • 渭水飞熊

    源见“非熊兆”。指隐士见用。清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五:“今人称隐士见用,多曰渭水飞熊。”【词语渭水飞熊】   汉语大词典:渭水飞熊

  • 咿唔

    指读书声。清代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四:“姚云上作七古,前四句云:‘劬劳王事前旌驱,咿晤星夜关山逾。笋束牛腰橐负载,关吏疾呼书书书!’此辈声口宛然,读之欲笑。”【词语咿唔】   汉语大词典:咿唔

  • 伎痒

    参见:技痒【词语伎痒】   汉语大词典:伎痒

  • 肤公

    《诗.小雅.六月》:“薄伐?狁,以奏肤公。”毛传:“肤,大也;公,功也。”后因以“肤公”谓大功。宋王安石《次韵元厚之平戎庆捷》:“文武佐时惭吉甫,宣王征伐自肤公。”清钱谦益《陶朗先继妻许氏加封淑人制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