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秉烛游

秉烛游

文选》卷二十九《古诗十九首》共十五:“生年不满百,常怀千岁忧。昼短苦夜长,何不秉烛游。为乐当及时,何能待来兹。”

古诗中有“何不秉烛游”之句,意在表抒及时行乐的思想情绪。后将“秉烛游”作为咏游宴或消极伤叹之典。

唐.白居易《城上对月期友人不至》:“古人惜昼短,劝令秉烛游。……期君君不至,人月两悠悠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知难而退

    本谓作战时要见机而动,不硬去做做不到的事情。后常指见困难退缩不前。公元前636年,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归国为君,是为晋文公。为了取威定霸,公元前632年以救宋为名,联合诸侯与楚国军队进行了著名的

  • 风长侧帽

    源见“独孤侧帽”。形容风姿倜傥。唐李商隐《病中闻河东公东营置酒》诗:“风长应侧帽,路隘岂容车?”

  • 井水不犯河水

    比喻两者互不侵犯。语出《红楼梦》六三回:“我和他‘井水不犯河水’,怎么就冲了他?”《官场现形记》五一回:“我是中国人,他们是外国人,我同他井水不犯河水,他为什么要告诉我呢?”《三家巷.二六》:“这里没

  • 悬秦镜

    源见“秦庭朗镜”。称颂官吏廉明,执法公正。唐杜牧《送牛相出镇襄州》诗:“德业悬秦镜,威声隐楚郊。”

  • 黄绢语

    同“黄绢词”。唐李白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诗:“笑读曹娥碑,沉吟黄绢语。”

  • 叫帝关

    参见:叫阍

  • 东山妓

    《世说新语.识鉴》:“谢公在东山畜妓,简文曰:‘安石必出,既与人同乐,亦不得不与人同忧。’”南朝.梁.刘孝标注:“宋明帝《文章志》曰:‘安纵心事外,疏略常节,每畜女妓,携持游肆也。’”东晋.谢安游乐会

  • 碧海三山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诗:“玄都五府风尘绝,碧海三山波浪深。”

  • 无適无莫,义之与比

    適( ㄉㄧˊ dí ):亲近,厚待。莫:疏远,冷淡。比( ㄅㄧˋ bì ):靠近。 对人没有亲疏厚薄,同有义的人亲近。语出《论语.里仁》:“君子之于天下也,无適也,无莫也,义之与比。”汉.班固《

  • 洛浦凌波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形容荷花、水仙等出水的美好姿态。宋杨泽民《塞翁吟.芙蓉》词:“水木两芙蓉,低疑洛浦凌波步,高如弄玉凌空。”清查慎行《沁园春.虎丘买水仙戏填一阕》词:“洛浦凌波,汉皋捐佩,想像冰肌映玉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