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立仗马

立仗马

排立在宫门前为皇帝作仪仗的马。喻畏祸而不敢直谏的臣子。亦称“仗下马”。出自唐李林甫之语。李林甫事迹见“弄獐”条。李林甫为了阻止百官直接向皇帝进言政事,便威胁他们说:“你们看见那些立仗马了吗?终日无声,而能得到三品的食料;一旦鸣叫,马上就会被赶走。到那时纵然后悔也晚了。”由是,无人再敢进谏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223上《奸臣上·李林甫传》6347-6348页:“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,固宠市权,蔽欺天子耳目,谏官皆持禄养资,无敢正言者。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,斥为下邦令。因以语动其余曰;‘明主在上,群臣将顺不暇,亦何所论?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,终日无声,而饫三品刍豆;一鸣,则黜之矣。后虽欲不鸣,得乎?’由是谏争路绝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次韵孔文仲推官》:“君看立仗马,不敢鸣且窥。” 宋·陆游《长饥》:“早年羞学仗下马,末路幸似泥中龟。” 清·钱谦益《十一月初六召对文华殿》之十九:“夕垣又驾柴车去,朝省谁容仗马鸣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新唐书·奸臣传·李林甫传》:“林甫居相位凡十九年,固宠市权,蔽欺天子耳目。谏官皆持禄养资,无敢正言者。补阙杜琎再上书言政事,斥为下邽令。因以语动其余曰:‘明主在上,群臣将顺不暇,亦何所论?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? 终日无声,而饫(yu) 三品刍豆,一鸣,则黜之矣。后虽欲不鸣,得乎?’由是谏争路绝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奸相李林甫居位十九年,把持朝政,独揽大权,蒙蔽皇帝。当时谏官们都只干受俸禄,不敢言事。有一谏官上书言政事,马上被调出京去。李并且对其他谏官说:“圣明天子在上,群臣只要顺从就够了,还有什么可议论的? 你们没看见那些列仪仗的马吗? 整天不作声,而吃三品草料,一叫,就不用它了。以后虽然想不鸣,还能用它吗?”从此无人再敢谏争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借指贪恋禄位而不敢直言的官吏。

【典形】 立仗马、马慵立仗、三品料、三品之贵、一鸣辄斥,用不鸣、仗马鸣、仗下马、马得一鸣、仗马、马以鸣当斥。

【示例】

〔立仗马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孔文仲推官》:“君看立仗马,不敢鸣且窥。”

〔马慵立仗〕 宋·陆游《感昔》:“马慵立仗宁辞斥,兰偶当门敢怨锄。”

〔三品料〕 宋·陆游《书叹》:“仗马自贪三品料,云鹏方驾九天风。”

〔一鸣辄斥〕 宋·陆游《书意》:“一鸣辄斥不鸣烹,祸福元知未易评。”

〔用不鸣〕 明·高启 《题赵魏公马图》:“一归天嗟空老, 立仗原来用不鸣。”

〔仗马鸣〕 清·钱谦益《十一月初六召对文华殿》之十九:“夕垣又驾柴车去,朝省谁容仗马鸣。”

〔仗下马〕 宋·陆游《长饥》:“早年羞学仗下马,末路幸似泥中龟。”


【词语立仗马】   汉语词典:立仗马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床清兴

    同“胡床兴”。清吴绮《小重山.游壑庵》词:“鸥鹭莫回踪,胡床清兴剧、与君同。”

  • 言纳

    同“言讷”。汉 严遵《道德指归论.天下谓我》:“容疏言纳,貌朴而鄙。”【词语言纳】   汉语大词典:言纳

  • 韩坛

    源见“韩信登坛”。谓被授予将帅。宋王禹偁《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撰敕》:“世开鲁馆,家袭韩坛。”【词语韩坛】   汉语大词典:韩坛

  • 截耳

    明成祖时解缙、胡广同在文渊阁任职。一次二人一起侍成祖宴,成祖就对他们说:“你们俩是同乡、同学,又在一起作官。解缙有一个儿子,胡广可以把女儿嫁过去。”胡广说:“我的妻子刚有身孕,还不知是男是女。”成祖笑

  • 陵母知兴

    源见“陵母伏剑”。谓识大局,知兴亡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,婴母知废,陵母知兴。”【词语陵母知兴】  成语:陵母知兴汉语大词典:陵母知兴

  • 海上瓜枣

    参见“安期仙枣”。

  • 相呴相濡

    呴( ㄒㄩ xū 虚):嘘气。濡:沾湿。呴濡:吐沫。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若相忘于江湖。”泉水干了,鱼互相用吐沫沾湿。后即以“相呴相濡”比喻人同处困境而互相

  • 骊姬之乱

    《国语》卷七《晋语一》:“献公伐骊戎,克之,灭骊子,获骊姬以归,立以为夫人,生奚齐。其娣生卓子。……骊姬果作难,杀太子而逐二公子。”“公之优曰施,通于骊姬。骊姬问焉,曰:‘吾欲作大事,而难三公子之徒如

  • 敷奏以言,明试以功

    敷:普遍。也作“赋”、“傅”。试:考察。功:政绩。 普遍地报告政务,认真地考察政绩。语出《书.舜典》:“五载一巡守,群后四朝,敷奏以言,明试以功,车服以庸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卢毓传》:“古者敷奏以言

  • 待羝乳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等待公羊产奶,比喻不可能等到。宋陆游《书叹》诗:“宁教待羝乳,不耐望车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