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紞鼓留公

紞鼓留公

源见“五鼓之歌”。形容地方官政绩卓著,受民爱戴。宋曾巩《和赵宫保别杭州》:“紞鼓留公岂是催?湖山得意且徘徊。”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邓攸传》:“攸在郡刑政清明,百姓欢悦,为中兴良守。后称疾去职,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,攸去郡,不受一钱。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,不得进,攸乃小停,夜中发去。吴人歌之曰:‘紞(dan) 如打五鼓,鸡鸣天欲曙。邓侯拖 (一作挽) 不留,谢令推不去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邓攸任吴郡太守, 为政清明,甚受百姓爱戴,当时称为中兴良守。后来因病离任,郡中几百万送迎钱,他一钱不受。数千百姓牵拉住邓攸的船,使之不能开行,邓攸只好趁半夜悄悄离去。当地百姓唱到:“咚咚敲打着五鼓,鸡叫了天色欲曙。邓侯啊拖也拖不住,谢令却推也推不走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地方官吏有政绩,受百姓爱戴。

【典形】紞鼓留公、紞如五鼓、扁舟挽不回、五鼓之歌、县鼓应鸡鸣、怨不留、吴儿怨不留。

【示例】

〔紞鼓留公〕 宋·曾巩《和赵宫保别杭州》:“紞鼓留公岂是催? 湖山得意且徘徊。”

〔紞如五鼓〕 宋·苏轼《宿海会寺》:“倒床鼻息四邻惊,紞如五鼓天未明。”

〔扁舟挽不回〕 宋·苏轼《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》:“满城遗爱知谁继,极目扁舟挽不回。”

〔五鼓之歌〕 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萧公墓志铭》:“岂直邓攸清白,见称五鼓之歌; 刘宠廉能,名为一钱之郡。”

〔县鼓应鸡鸣〕 唐·王维《送方城韦明府》:“使车听雉乳,县鼓应鸡鸣。”

〔怨不留〕 唐·高适《奉酬睢阳李太守》:“梁国歌来晚,徐方怨不留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逆不道

    罪恶重大。《汉书.杨恽传》:“不竭忠爱,尽臣子义。而妄怨望称引,为妖恶言,大逆不道请逮捕治。”亦作“大逆无道”。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:“汉王数项王曰:‘夫为人臣而弑其主,杀已降,为政不平,主约不信。天下

  • 间季孟

    源见“季孟之间”。不上也不下,指不得重用。宋苏轼《次韵王定国会饮清虚堂》诗:“何人可复间季 孟,与子不妨中圣贤。”

  • 卖刀

    同“卖剑买牛”。宋洪适《临江仙.送罗倅伟卿权新州》词:“卖刀无旷土,赠扇有仁风。”

  • 挂延陵剑

    同“挂留徐剑”。唐李白《宣城哭蒋徵君华》诗:“独挂延陵剑,千秋在古坟。”

  • 槎犯斗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传说中登天遨游。唐韩偓《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》诗:“坐久忽疑槎犯斗,归来兼恐海生桑。”

  • 攀槛

    同“朱云折槛”。清黄遵宪《京乱补述》诗之五:“裂麻要帝诺,攀槛碎臣头。”【词语攀槛】   汉语大词典:攀槛

  • 羲和驾

    同“羲和车”。元丁复《燕集六县校官叶仲庸池上分韵已而互相为和次韵下字》:“谁挥鲁阳戈,请驻羲和驾。”

  • 羽窟幽黄能

    《左传.昭公七年》:“昔尧殛鲧于羽山,其神化为黄熊,以入于羽渊。”唐.陆德明《经典释文》:“熊,音雄,亦作能,如字,一音奴来反。三足鳖也。解者云,兽非入水之物,故是鳖也。一曰,既为神,何妨是兽。”尧时

  • 东维

    源见“骑箕尾”。泛指东方。唐方干《送人游日本国》诗:“波涛含左界,星斗定东维。”【词语东维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维

  • 张陈

    同“耳馀”。宋范仲淹《得李四宗易书》诗:“须期管 鲍垂千古,不学张 陈负一朝。”【词语张陈】   汉语大词典:张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