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琴挑文君”。指汉卓文君。明李开先《宝剑记》三一出:“郎非卖赋人,妾岂听琴妇?”
同“齐蝉”。五代 刘兼《新蝉》诗:“齐女屏帏失旧容,侍中冠冕有芳踪。”【词语齐女】 汉语大词典:齐女
源见“椒花颂”。称颂女子富于文才。唐吴融《个人三十韵》:“柳絮联章敏,椒花属思清。”
源见“黄耳传书”。谓家信。唐李贺《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》诗:“犬书曾去洛,鹤病悔游秦。”【词语犬书】 汉语大词典:犬书
同“九关虎豹”。清龚鼎孳《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》:“九关豺虎今何在?一别河山事不同。”
阴历五月初五。本称“端五”。端:初。又称“端阳”、“重五”、“重午”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:“五月五日,四民并蹋百草,又有斗百草之戏,采艾以为人,悬门户上,以禳毒气。……师旷占曰:岁多病,则艾先生
源见“扶桑”。又《山海经.海外东经》载:扶桑居水中,十日所浴,“九日居下枝,一日居上枝”。后以为咏日的典故。亦用以形容彩灯。唐段成式《观山灯献徐尚书》诗:“道树千花发,扶桑九日移。”
同“登车壮志”。元成廷珪《故湖州路同知中宪郜公子敬挽章》诗:“夙有登车志,仍多为国谋。”
参见:萱草【词语忘忧草】 汉语大词典:忘忧草
《孟子.滕文公下》:“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,周公兼夷狄、驱猛兽而百姓宁。”后以“洪水猛兽”称为害极大的人或事物。清叶廷琯《鸥陂渔话.东坡画像赞》:“彼为士大夫者,或反詈为害,甚洪水猛兽。”并列 比喻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