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肉袒面缚

肉袒面缚

肉袒(tǎn坦):脱去上衣,露出肉体。 面缚(fù富):把手捆绑在背后,面向前。 此典指周武王伐纣灭殷,微子投降请罪。后以此典作为亡国君主投降请罪的一种仪式。微子,本名启。《史记》写名作“开”,以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。他是商纣的庶兄,封于微(今山东梁山西北)。商纣无道,他数谏不听,于是出走。周武王败纣灭殷,微子向周投降。周公旦攻灭武庚后,封微子于宋(今河南东部及山东、江苏、安徽三省间地区)。微子是周代宋国的始祖。 当初,武王讨伐纣王,推翻殷朝,微子就拿着宗庙里之祭器到周武王的军营门前,微子袒露上身,把手捆在背后,左边叫人牵着羊,右边叫人拿着茅,跪着向前走,求告周武王,于是周武王就释放了微子,恢复了微子的爵位,跟从前一样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38《宋微子世家》1610页:“周武王(姬姓,名发)伐纣(zhòu宙,也称帝辛,殷代最后君主)克殷(今河南安阳西北小屯村),微子乃持其祭器,造于军门,肉袒面缚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(跪行)而前以告。于是武王乃释微子,复其位如故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房玄龄等撰《晋书·王浚传》:〔吴王孙皓〕“素车白马,肉袒面缚,衔璧牵羊,……造于垒门。”


并列 袒,脱去或敞开上衣。缚,捆绑。脱衣露体,双手反绑面对胜利者。《史记·宋微子世家》:“周武王伐纣克殷,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,~,左牵羊,右把茅,膝行而前以告。”△表示降服顺从。→肉袒牵羊 肉袒负荆 负荆请罪


【词语肉袒面缚】  成语:肉袒面缚汉语词典:肉袒面缚

猜你喜欢

  • 仲华遇主

    《后汉书.樊晔传》:“樊晔字仲华,南阳新野人也。与光武少游旧。建武初,征为侍御史,迁河东都尉,引见云台。初,光武微时,尝以事拘于新野,晔为市吏,馈饵一笥,帝德之不忘,仍赐晔御食,及乘舆服物。因戏之曰:

  • 指鹿为马

    赵高专权,故意把鹿说成是马,以测验秦二世和群臣对于服从自己主张之态度如何?后以此典比喻飞扬跋扈,颠倒是非,打击异己。赵高(?——前207年),原是赵国贵族,通狱法,入秦宫为宦官,管事二十多年,任中车府

  • 雨羞云困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情事。宋 赵崇嶓《如梦令》词:“残月醉归来,长是雨羞云困。低问,低问。独自绣帏睡稳。”【词语雨羞云困】  成语:雨羞云困汉语大词典:雨羞云困

  • 百城之富

    源见“坐拥百城”。称藏书极丰富。清黄宗羲《天一阁藏书记》:“强解事者,以数百金捆载坊书,便称百城之富。”偏正 藏书多得像拥有一百座城市那样富有。语出《魏书·李谧传》:“丈夫拥书百卷,何假南面百城。”清

  • 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

    《战国策.燕策二》:“赵且伐燕,苏代为燕谓惠王曰:‘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拑其喙。鹬曰:“今日不雨,明日不雨,即有死蚌。”蚌亦谓鹬曰:“今日不出,明日不出,即有死鹬。”两者不肯

  • 一国三公

    《左传.僖公五年》:“初,晋侯使士蒍为二公子筑蒲与屈,不慎,寘薪焉。夷吾诉之。公使让之。士蒍……退而赋曰:‘狐裘尨茸,一国三公,吾谁适从?’”春秋时,晋献公使大夫士蒍为重耳、夷吾构筑蒲和屈的城墙,不慎

  • 标枝野鹿

    《庄子.天地》:“至治之世,不尚贤,不使能,上如标枝,民如野鹿。”标枝,树梢之枝,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;野鹿,比喻在下之民放而自得。后因以“标枝野鹿”指太古时代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射策》:“草

  • 桓山羽

    同“桓山鸟”。唐骆宾王《丹阳刺史挽词》之二:“恻怆桓山羽,留连《棣华》篇。”

  • 梅翁

    源见“吴市隐”。指汉梅福,用以称美隐逸之士。宋苏辙《寄梅仙观杨智远道士》诗:“梅翁 汉朝南昌尉,手摩龙鳞言世事。”【词语梅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梅翁

  • 申包恸哭

    源见“哭秦庭”。喻指爱国救亡的一腔赤诚。唐李白《奔亡道中》诗之四:“申包惟恸哭,七日鬓毛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