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自出机杼

自出机杼

机杼,此指织布机,喻诗文创作中的立意布局。比喻自出心裁,独创新意。原是北魏祖莹对为诗著文的见解。祖莹,字元珍,范阳遒(今河北涿县)人,八岁能诵诗书,十二岁为中书学生。好学耽书,常以夜继昼,因此,学识渐高,作文也更佳,内外亲属称他为“圣小儿”,中书监也赞道:“这孩子才器非诸生可比,将来一定大有作为。”后高祖知道他有才名,拜他为太学博士。一天,彭城王勰听到中书令王肃咏《悲平城诗》道:“悲平城,驱马入云中,阴山常晦雪,荒松无罢风。”赞叹不已,想要肃再咏一遍,可匆忙中错说成:“请再咏《悲彭城诗》。”肃笑,说道:“《悲彭城》是什么?”勰一时语塞,十分尴尬,莹在座中立刻说:“有《悲彭城》。”肃说:“可否为我一诵?”莹应声吟道:“悲彭城,楚歌四面起,尸积石梁亭,血流睢水里。”勰大为高兴,暗服莹文思敏捷。莹不仅好作诗文,还颇有见解,曾对人说:“文章应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。”也作自成机杼,别出机杼,自出机轴,自成一家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82《祖莹传》1800页:“莹以文学见重,常语人云:‘文章须自出机杼,成一家风骨,何能共人同生活也。’盖讥世人好偷窃他文,以为己用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刘知几《史通·载言》:“诗人之什,自成一家,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。” 宋·楼钥《攻愧集·跋李伯和所藏书画〈薄薄酒〉二篇》:“词人务以相胜,似不若别出机杼。”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卷5:“大抵作文,欲自出机杼者极难。” 明·袁宏道《叙呙氏家绳集》:“吴川自出机杼,气隽语快。” 清·钱咏《履园丛话·谭诗·总论》:“高、仁两朝,其花尤盛,实能发泄陶、谢、鲍、庾、王、孟、韦、柳、李、杜、韩、白诸家英华而自出机杼者。” 清·钱咏《履园丛话·画学·画中人》:“(侯之松)尝画〈松竹图〉寿余六十,较张雪鸿大令别出机杼。” 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12:“乃公之文章,则自成一家,足以千秋不朽。”


主谓 机杼,织布机上的转轴和梭子,比喻文章的命意和构思。指自己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意境。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卷5:“大抵作文,欲~者极难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创作方面。→自出心裁 ↔因循守旧。也作“自出机轴”、“独出机杼”。


【词语自出机杼】  成语:自出机杼汉语词典:自出机杼

猜你喜欢

  • 寒极金难辟

    源见“辟寒金”。比喻强势无能抗御。宋李维《霜月》诗:“寒极金难辟,忧多酒漫销。”

  • 碎首糜躯

    汉.蔡邕《让尚书乞民闲冗表》:“三月之中,充历三台,光荣昭显,非臣愚蔽不才所当盗窃,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”。碎首:头颅粉碎;糜躯;身躯糜泥。意谓粉身碎骨,在所不辞。此多系旧时臣下报效君主时所用之语,表

  • 尧天

    源见“尧天舜日”。谓尧能法天而行教化,因以“尧天”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。唐杜审言《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》:“小臣持献寿,长此戴尧天。”郭沫若《归国杂咏》:“托身期泰岱,翘首望尧天。”【词语尧

  • 典春衫

    唐.杜甫《曲江二首》之一:“朝回日日典春衣,每日江头尽醉归。酒债寻常行处有,人生七十古来稀。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传语风光共流转,暂时相赏莫相违。”后遂以“典春衣”、“典春衫”、“典衣”等写

  • 祁奚举子

    源见“祁奚之荐”。指举贤公正,不避亲人。《太平广记》卷一八六引《玄宗实录》:“中书舍人张均知考,父左相张说知京官考,特注曰:父教子忠,古之善训;祁奚举子,义不务私。”见“祁奚之举”。《太平广记》1卷1

  • 凤箫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升仙的弄玉。南朝 梁何逊《七召.神仙》:“接鹄驭于后乘,追凤箫于前侣。”亦指箫或优美的箫声。后蜀顾夐《遐方怨》词:“凤箫歇,镜尘生。辽塞音书绝,梦魂长暗惊。”宋 吕渭老《好事近》词:“

  • 朝不谋夕

    谋:谋划,打算。 早晨不能为晚上的事预作谋划。 形容形势危急,或生活穷困,只能暂顾眼前,难作长久之计。语出《左传.昭公元年》:“吾侪偷食,朝不谋夕。”杜预注:“言欲苟免目前,不能念长久。”晋.葛洪

  • 以意为之

    《礼记.礼运》:“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,以中国为一人者,必意之也,必知其情,辟于其义,明于其利,达于其患,然后能为之。”陈澔集说:“非意之,谓非以私意臆度而为之也。”后以“以意为之”谓只凭自己的主观想

  • 青鸟衔书

    同“青鸟传书”。元柳贯《题宋徽宗献寿桃图》:“青鸟衔书昨夜来,蟠桃如斗核如杯。”

  • 攘羊告罪

    源见“攘羊”。指揭发父辈罪过。宋 刘兼《贻诸学童》诗:“攘羊告罪言何直,舐犊牵情理岂虚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