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虚有其表

虚有其表

空有好看的外表,实际不中用。出自五代后唐明宗之语。唐明宗(867-933年),名李亶,原名嗣源,代北(今山西省北部地区)人,因在李克用手下做事,被赐姓李。在后唐与后梁的战斗中曾屡立战功。天祐五年(908年)柏乡之役,唐庄宗李存勖(xù续)看到梁军军势十分强大,担心自己的军队怯阵,想激励之。于是便用白金做的大酒盅,赐酒给李嗣源,并对他说:“你看到南军的白马都和赤马都吗?真令人心惊胆破。”李嗣源答道:“他们是虚有其表!明天就属于我们所有了!”李存勖拍腿大笑道:“你已从气势上战胜了他们!”梁军终于大败。同光四年(926年),李嗣源因兵变即皇帝位。

【出典】:

旧五代史》卷35《唐书十一·明宗本纪一》484页:“柏乡之役,两军既成列,庄宗以梁军甚盛,虑师人之怯,欲激壮之,手持白金巨钟赐帝酒,谓之曰:‘卿见南军白马、赤马都否?睹之令人胆破。’帝曰:‘彼虚有其表耳,翌日当归吾厩中。’庄宗拊髀(bì婢)大笑曰:‘卿已气吞之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薛居正等撰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崔协传》:“协器宇宏爽,高谈虚论,多不近理,时人以为虚有其表。” 郭沫若《羽书集·把精神武装起来》:“假使虚有其表,而陷溺于因循苟且之旧习,目前的救亡建国的大任是断难担负的。”


述宾 虚,空。表,外表。徒有好看的外表。形容有名无实。唐·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玄宗尝器重苏颋,欲倚以为相……上即以颋姓名授嵩,令尊制书。既成,其词曰:‘国之瑰宝。’上寻绎三四,谓嵩曰:‘颋,瑰之子,朕不欲斥其父名,卿为刊削之。’……嵩惭惧流汗,笔不能下者久之。上以嵩抒思移时,必当精密,不觉前席以观,惟改曰:‘国之珍宝’,他无更易。嵩既退,上掷其草于地,曰:‘~耳!’”△常用于形容人、动物、物体等外表好看,实际不中用。→外强中干 华而不实 徒有虚名 ↔表里如一 名实相副


【词语虚有其表】  成语:虚有其表汉语词典:虚有其表

猜你喜欢

  • 援笔洪都

    《新唐书.王勃传》载: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,一次经洪都(今江西 南昌市)去探望父亲。适逢当地都督大宴滕王阁,有意要叫他女婿当场作序以夸客,却先出纸笔遍请客作,别人都表示不敢当,王勃不知内情,慨然不辞。都

  • 书史淫

    同“书淫”。宋辛弃疾《鹧鸪天.不寝》词:“一生不负溪山债,百药难治书史淫。”

  • 黍回

    源见“黄粱梦”。谓从梦中醒来。明王思任《晤汪九华》诗:“我亦黍回忘隔世,古来仅见此尧天。”

  • 蜀魄啼?

    源见“望帝啼鹃”。指杜鹃鸟哀啼。?,血。明徐渭《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》诗:“蜀魄啼?干夜夜,猩魂抟血湿苍苍。”

  • 龙光射牛斗

    同“龙光牛斗”。唐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;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”

  • 问津

    津,渡口。问津,原指询问渡口。后用为探求途径或尝试的意思。孔子周游列国时,有一次看到长沮和桀溺两个人一起耕田,便让子路去打听渡口。长沮问子路,那个坐在车上手里执着马缰绳的人是谁?子路说,是孔丘。长沮又

  • 分明指与平川路,却把忠言当恶言

    平川:广阔平坦之地。 表示待人一片诚意,却不被对方理解。语出《水浒全传》二三回:“前车倒了千千辆,后车过了亦如言。分明指与平川路,却把忠言当恶言。”《醒世恒言.白玉娘忍苦成夫》:“众人连忙去取索子、

  • 成都卜肆

    源见“成都卖卜”。指占卜之处。宋苏轼《行香子.寓言》词:“成都卜肆,寂寞君平。”

  • 江陵柑

    《异闻录》载:董元素有仙术,自江南来。宣宗夜召与语,曰:“今南中柑橘正熟,卿能致之否?”元素请安一盒于御榻前,数刻,忽有微风入帘,攵盒,柑满其中,奏曰:“此江陵枝江县柑。”上尝之惊叹。董元素有仙术,数

  • 十室九匮

    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。匮,指财物匮乏。《新唐书.西域传上.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转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参见“十室九空”。见“十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