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蝇集笔端

蝇集笔端

后魏.崔鸿《十六国春秋.前秦录.苻坚》:“(永兴)三年九月,凤凰集于东阙,大赦其境。内初将为赦,与左仆射猛(王猛)、右仆射融(苻融)密议于露堂。悉屏(音bǐng,亦作摒,逐人使回避)左右,坚自为赦文,猛融进纸笔。有一大苍蝇入自牖(音yǒu,窗)间,鸣声甚大,集于笔端,驱而复来。坚所听(音tìng,听任)之,久而乃去。俄而,长安街巷市里民相告曰:‘官今大赦。’有司(古代官职,各有专司,因称官吏为有司)以闻。坚惊谓融猛曰:‘事何从而泄?’于是敕外推穷(极力追查推究)之。咸言:‘有一小人,衣黑,大呼于市曰:‘官今大赦。’须臾不见。’坚叹曰:‘其向之苍蝇乎?声状非常,吾固恶之。’”

南朝宋刘敬叔《异苑》卷三:“晋明帝尝欲肆眚(眚,音shěng,过。肆眚,宽赦有罪的人,即同上面说的大赦),闭而不谋,乃屏(音bǐng,退避,隐迹)曲室,去左右,下帷草诏。有大苍蝇触帐而入,萃于笔端,须臾更亡去。帝窃异焉,令人寻看,即蝇所集处,辄传有诏,喧然已徧矣。”

关于上述苻坚事,又见《晋书.苻坚载记》。

前秦苻坚将颁布大赦令,与大臣在露堂密议。忽然从窗外飞来一只大苍蝇,落在书写赦文的笔端,后大赦的消息提前泄露到长安大街小巷,人们纷纷传说是一个穿黑衣的小个儿人宣传的,苻坚乃怀疑是苍蝇泄的密。

晋明帝时“蝇集笔端”,竟至大赦之诏提早泄露,与苻坚事情节相类。

后以比喻指小人参政泄密,或引伸为把持文牍。

唐刘禹锡《浙西李大夫示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》诗:“议赦蝇栖笔,邀歌蚁泛醪。”前句即用此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古今一人

    宋.苏轼《书吴道子画后》:“道子画人物,如以灯取影,逆来顺往,旁见侧出,横竖平直,各相乘除。得自然之数,不差毫末。出新意于法度之中,寄妙理于豪放之外,所谓游刃余地,运斤成风,盖古今一人而已。”原是称赞

  • 高而不危,满而不溢

    地位虽高,但无倾危之忧;器物虽满,但无盈溢之患。 常用作戒骄戒奢之辞。语出《孝经.诸侯章》:“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;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高而不危,所以长守贵也;满而不溢,所以长守富也。”汉.刘向《说苑

  • 同声相应

    《易.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。”孔颖达疏:“同声相应者,若弹宫而宫应,弹角而角动是也。同气相求者,若天欲雨而础柱润是也。此二者声气相感也。”后多以喻志趣相同者互相呼应。《三国志.王粲等传论》:“昔

  • 朝觐

    诸侯朝见天子,春见曰朝,秋见曰觐。《周礼.春官.大宗伯》:“春见曰朝,夏见曰宗,秋见曰觐,冬见曰遇。”《孟子.万章上》:“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。”亦作“朝请”。《史记.魏其武安侯列传》:“太

  • 向平心

    同“向平之愿”。清黄景仁《重游齐云山》诗:“终当粗毕向平心,来向云中抱云住。”

  • 忧喜聚门,吉凶同域

    域:区域,范围。 忧和喜聚在一个门里,吉和凶同在一个区域。 表示事物的矛盾双方常常处在同一体中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语出《鹖冠子.世兵》:“忧喜聚门,吉凶同域,失反为得,成反为败。”汉.贾谊

  • 刘伶荷锸

    源见“刘伶好酒”。谓疏狂放达,纵酒不羁。元姚燧《鹧鸪天.遐观堂暮饮》词:“从今万八千场醉,莫酹刘伶荷锸坟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刘伶著《酒德颂》意气所寄。”注引 《名士传》曰:“伶字伯伦,沛

  • 乐毅不归

    参见:乐毅见猜

  • 风行电扫

    见“风行电击”。《隋书·韦洸传》:“公鸿勋大业,名高望重,率将戎旅,抚慰彼方,~,咸应稽服。”【词语风行电扫】  成语:风行电扫汉语大词典:风行电扫

  • 矫枉过直

    同“矫枉过正”。汉 袁康《越绝书.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复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梁启超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:“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矫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