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衣锦还乡

衣锦还乡

源见“衣绣夜行”。谓富贵后回故乡显示荣耀。《南史.柳庆远传》:“出为雍州刺史,加都督,帝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忧矣。’”元 张国宾《薛仁贵》四折:“你孩儿三箭定了天山……今日衣锦还乡,探望父母来了。”


并列 穿着锦绣衣服回故乡,形容富贵后夸耀乡里。贾平凹《腊月·正月》:“他一生教了三十四年书,三年前退休,虽谈不上是~,却仍是踌躇满怀。”△褒义。用于得志后回归故里。→衣绣昼行白日衣绣 ↔无面目见江东父老。也作“衣锦故乡”、“衣锦过乡”、“衣锦荣归”。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人或说项王曰:‘关中阻山河四塞,地肥沃,可都以霸。’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,又心怀思欲东归,曰:‘富贵不归故乡,如衣绣夜行,谁知之者!’”《汉书·项籍传》亦载,作“衣锦夜行”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夏侯玄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曰:“大将军与允书曰:‘镇北虽少事,而都典一方,念足下震华鼓,建朱节,历本州,此所谓著绣昼行也。’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既传》:“以既为京兆尹,招怀流民,兴复县邑,百姓怀之。魏国既建,为尚书,出为雍州刺史。太祖谓既曰:‘还君本州,可谓衣绣昼行矣。’”《梁书·柳庆远传》:“四年,出为使持节,……宁蛮校尉、雍州刺史。高祖饯于新亭,谓曰:‘卿衣锦还乡,朕无西顾之忧矣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古人认为富贵显耀之后不归故乡,犹如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间行走,无人知晓;而富贵显耀回返故里或在本籍任官,则如穿着锦绣衣服在白日行走,可以耀祖光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富贵回乡,夸耀故里; 亦用以指回本籍任官。

【典形】 还家绣衣新、还乡昼锦、锦还、绣归、夜绣、夜绣行、衣锦、衣锦还、衣锦还乡、衣绣、昼锦、昼锦还乡、昼锦荣、昼绣、着绣昼行、衣昼锦、故乡归衣锦、锦绣夜行、锦衣行昼、昼锦游、衣锦归。

【示例】

〔还家绣衣新〕 明·高启《死亭湾》:“一旦谒帝阍,还家绣衣新。”

〔还乡昼锦〕 清·汪绎《项羽》:“英雄岂学书生算,也作还乡昼锦看。”

〔锦还〕 清·周亮工《送王将军还里暂迟湖上》:“一曲临江仙自好,锦还未必胜生还。”

〔绣归〕 明·袁宏道《将抵家园作》之二:“郭西原上草,曾是绣归看。”

〔夜绣〕 明·袁宏道《悲哉行》:“古人悲夜绣,今我亦似之。”

〔夜绣行〕 清·赵翼《朝衣》:“出游未共春衣典,起早翻如夜绣行。”

〔衣锦〕 北周·庾信《周柱国纥干弘神道碑》:“龙种复归,还寻白沙之路。公此衣锦,乡里荣之。”

〔衣锦还乡〕 元·王伯成《李太白贬夜郎》:“行过长安市上去,便是臣衣锦还乡去。”

〔衣绣〕 清·王摅《别宪尹侄》:“我自歌鱼羞作客,君胡衣绣不还乡。”

〔昼锦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但愿你封侯游昼锦,不妨我啼鸟落花初。”

〔昼锦还乡〕 唐·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诗序》:“游宦三年,愿以君羹遗母; 不居一国,欲其昼锦还乡。”

〔昼锦荣〕 唐·刘禹锡《赠致仕滕庶子先辈》:“朝服归来昼锦荣, 登科记上更无名。”

〔昼绣〕 宋·陆游《遣兴》:“早知昼绣能为祟,翁子终身合负薪。”

〔着绣昼行〕 宋·陈师道《赠郑户部》:“着绣昼行真细事,下车磬折得深衷。”


【词语衣锦还乡】  成语:衣锦还乡汉语词典:衣锦还乡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言不足恤

    王安石不惧朝内外非议而执意变法事。王安石(1021-1086年)字介甫,号半山,宋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)人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中进士,历任签书淮南判官、鄞(yín银)县知县、舒州通判。嘉祐二年

  • 奥灶

    源见“媚灶”。喻当道贵宠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天部一》:“圣人举天以敌奥灶。”【词语奥灶】   汉语大词典:奥灶

  • 楚山玉

    同“楚璞”。唐孟郊《答姚怤见寄》诗:“行吟楚山玉,义泪沾衣巾。”

  • 珊瑚网

    《新唐书.扶苏国传》:“海中有珊瑚洲,海人乘大舶,堕铁网水底。珊瑚初生磐石上,白如菌,一岁而黄,三岁赤,枝格交错,高三四尺。铁发其根,系网舶上,绞而出之,失时不取即腐。”后因以“珊瑚网”指收罗珍品或人

  • 献俘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秋七月丙申,振旅恺以入于晋,献俟受馘,饮至大赏。”振旅:休整部队。馘( ㄍㄨㄛˊ guó 国):古代战时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,用以计功。旧时指打败敌国,凯旋,以俘囚告成功于

  • 支公鹤

    同“支遁鹤”。清毛奇龄《答赠万州学政何君见赠原韵》:“人闲居傍支公鹤,马瘦行如鲍氏骢。”

  • 王后卢前

    五代后晋.刘昫等《旧唐书.杨炯传》:“炯与王勃、卢照邻、骆宾王以文词齐名,海内称为王杨卢骆,亦号为‘四杰’。炯闻之,谓人曰:‘吾愧在卢前,耻居王后。’当时议者,亦以为然。”初唐“四杰”中,杨炯对王杨卢

  • 潘子赋桔

    晋.潘岳《桔赋》并《序》:“余斋前桔树,冬夏再熟,聊为赋云尔:‘嗟嘉卉之芳华,信氛氲而芬馥。……故成都美其家园,江陵重其千树。既见称于陆言,亦摽名乎马赋。’”(引自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六)晋诗人潘岳著有

  • 唱骊歌

    同“歌骊驹”。周恩来《送蓬仙兄返里有感》诗之二:“东风催异客,南浦唱《骊歌》。转眼人千里,消魂梦一柯。”

  • 蟋蟀相公

    南明奸相马士英的绰号。清代王应奎《柳南随笔》:“马士英为人极似贾秋壑,其声色货利,无一不同,羽书仓皇,犹以斗蟋蟀为戏,一时目为蟋蟀相公。”贾秋壑:即贾似道,南宋末年的奸臣,专权误国,荒淫无道。【词语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