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《咸池》、《承云》、《九韶》、《六英》,人之所乐也。”东汉.高诱注:“(六英)帝颛顼乐。”《六英》为传说中颛顼帝之乐曲。后用为咏宫廷乐曲之典。唐.刘禹锡《历阳书事七十韵》:“早忝
同“鵷鹭班”。元白朴《梧桐雨》楔子:“调和鼎鼐理阴阳,位列鵷班坐省堂。”【词语鵷班】 汉语大词典:鵷班
源见“大王风”。谓清舒之风宜人心怀。明陈子龙《消夏》诗之一:“风入大王兰陵冷,水通天嫔绛河深。”
唐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李謩擪笛傍宫墙,偷得新翻数般曲。”自注:“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,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。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,大骇之。明日密遣捕捉笛者,诘验之,自云:‘其夕窃于天津
易:更换。并日:两天并作一天。 一件衣服几人共穿,谁外出就换上;一天的饭分作两天吃。 形容非常贫穷。语出《礼记.儒行》:“筚门圭窬,蓬户瓮牖,易衣而出,并日而食。”《初学记》卷一七引杜预《汝南记》
《文选》卷四晋.左太冲(思)《蜀都赋》:“夫蜀都者,盖兆基于上世,开国于中古。”晋.刘逵注:“扬雄《蜀王本纪》曰:‘蜀王之先,名蚕丛、柏濩、鱼凫、蒲泽、开明,是时人萌,椎髻左言,不晓文字,未有礼乐。从
同“月里姮娥”。元 曾瑞卿《留鞋记》四折:“有口难言,月里嫦娥爱少年。”偏正 《淮南子·览冥训》:“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,姮娥窃之奔月宫。”后有“月里嫦娥”之说。常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。元·曾瑞《留鞋记
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借指慷慨悲壮之歌。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序:“燕歌远别,悲不自胜。”宋梅尧臣《送李阁使知冀州》诗:“将军守汉法,壮士发燕歌。”【词语燕歌】 汉语大词典:燕歌
《三国志.魏书.崔琰传》:“魏国初建,拜尚书……朝士瞻望,而太祖亦敬惮焉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先贤行状》曰:“琰清忠高亮,雅识经远,推方直道,正色于朝。魏代初载,委受铨衡,总齐清议,十有余年。文武
明朗的月色,清新的和风。唐.王勃《秋日游莲池序》:“琳琅触目,朗月清风。”宋.李清照《多丽》词:“朗月清风,浓烟暗雨,天教憔悴度芳姿。”《镜花缘》四八回:“桃花流水杳然去,朗月清风到处游。”见“清风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