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踽踽独行

踽踽独行

踽踽:独行的样子。孤零零地独自走着。形容孤独无亲。语本《诗.唐风.杕杜》:“独行踽踽,岂无他人,不如我同父。”


偏正 踽踽,孤单样子。一个人孤独行走。邓贤《中国知青梦》:“一周之后,崎岖漫长的山道上就只剩下那个执迷不悟的放牛郎~的单薄身影。”△常用于写人行为孤僻脱群,性情古怪。→单枪匹马孑然一身 形单影只 孤苦伶仃 ↔成群结队。也作“独行踽踽”。


一个人孤独地行走,谓之 “踽 ( jǔ) 踽独行”。

“踽踽”是怎样的情状呢?

《说文·足部》: “踽,疏行貌。”段注: “《唐风》‘独行踽踽’毛曰: ‘踽踽,无所亲也。’按: 许合经传云尔。疏,通也。引申为亲疏。《孟子》 ‘何为踽踽凉凉’义同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 “何为踽踽凉凉。”朱熹注: “踽踽,独行不进之貌。”

“无所亲”、 “独行不进”,这样的 “踽踽独行”,并非简单的指一人行走,应是孤寂、若有所失地一人慢慢前行。

踽踽独行”者,多有满腹愁肠、思虑。如徐迟 《哥德巴赫猜想》: “他成了一个踽踽独行,形单影只,自言自语,孤苦伶仃的畸零人。”


【词语踽踽独行】  成语:踽踽独行汉语词典:踽踽独行

猜你喜欢

  • 沂水弦歌

    源见“沂水舞雩”。谓知时游乐。宋苏辙《送龚鼎臣谏议移守青州》诗之一:“沂水弦歌重曾点,菑川故旧识平津。”偏正 沂水,水名,即山东沂河。孔子出生在沂水边。比喻识时务,知进退,逍遥游乐。语本《论语·先进》

  • 回眸一笑百媚生

    回眸:即回首顾盼。眸,眼珠。 回头顾盼,嫣然一笑,媚态横生。 形容美女的娇艳。语出唐.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回眸一笑百媚生,六宫粉黛无颜色。”涂怀章《彩色思路.年历情》:“多美的历画哟!有浓妆艳抹、

  • 一饭三吐哺

    源见“吐哺握发”。谓一顿饭之间,三次停食,以接待宾客。形容求贤殷切或事务繁忙。太平天国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干王恩高量广,不以初交见嫌,不以触犯见罪,虽兴周之姬旦,一饭三吐哺,一沐三握发,无以过也。”

  • 椒德

    源见“椒房”。指后妃的美德。宋周密《齐东野语.洪君畴》:“椒德令芳,天下备颂。”【词语椒德】   汉语大词典:椒德

  • 斗鸡走狗

    《史记.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袁盎病免居家,与闾里浮沈,相随行,斗鸡走狗。”西汉文帝时的大臣袁盎,因病回家以后,同一些人以斗鸡走狗为乐。指游手好闲,不务正业以斗鸡与赛狗为嬉戏。亦作斗鸡走犬。后常用以形容游

  • 灵寿杖

    灵寿:树名,又名椐,可制杖。灵寿树外观似竹,有枝节,长八九尺,外围三四寸,制杖不用削治,自然符合要求。西汉末年,太师孔光因王莽专权而坚持称病辞位。太后下诏说:“……命太师不必每天上朝,十天赐给一次御餐

  • 履虎

    同“履虎尾”。《梁书.武帝纪上》:“江 淮扰逼,势同履虎。”唐李白《秦女休行》:“犯刑若履虎,不畏落爪牙。”【词语履虎】   汉语大词典:履虎

  • 玉人何处教吹箫

    玉人:美女。 此句即“何处教玉人吹箫”的倒装。反映了古代士大夫纵情女乐的生活情趣。语出唐.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: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”元.贾仲名《金安

  • 两蜗角

    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比喻狭小之处,细微之事。多用于名利宦场。唐白居易《不如来饮酒》诗之七:“相争两蜗角,所得一牛毛。”宋陆游《吴歌》诗:“胜负两蜗角,荣枯一蚁窠。”

  • 两脚狐

    两只脚的狐狸。形容像狐狸一样狡猾的人。出自唐杨再思事迹。参见“莲花似六郎”条。延载元年(694年)杨再思为宰相。他在相位十余年,专以投武后之所好为能事。一次,张昌宗犯罪,司刑少卿桓彦范劾免其官。而武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