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胡床明月”。宋王安石《寄张先郎中》诗:“胡床月下知谁对,蛮榼花前想自随。”
宋.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卷六十五“雍陶”载:雍陶典(掌管)阳安,送客至情尽桥。问其故(指此桥为何名为情尽),左右曰:“送迎之情止至,故桥名情尽,”陶命笔为一诗云:“从来只有情难尽,何事名为情尽桥?自此改
源见“风木之悲”。比喻父母亡故,不及孝养而生的哀叹。宋陆游《焚黄》诗:“早岁已兴风木叹,馀生永废《蓼莪》诗。”【词语风木叹】 成语:风木叹汉语大词典:风木叹
同“雪窗”。明徐渭《歌代啸》四折:“何不萤入疏囊?(卫)夏间便可,冬夜呢?(州唱)雪映窗纱。”
身子虽不动,而心神己经离散。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瞻彼阕者,虚室生白,吉祥止止。夫且不止,是之谓坐驰。”成玄英疏:“苟不形同槁木,心若死灰,则虽容仪端拱,而精神弛鹜,是谓形坐而心弛者也。”阕:空虚。止止
这是孔子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时说的话。他说,仲由!我说的话你懂了吗?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才算个聪明人。【出典】:《论语·为政》:“子曰:‘由,诲女知之乎?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
同“鱼沉雁杳”。明高濂《瓦盆儿.题情》套曲:“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,他应恨鱼沉雁静。”见“鱼沉雁杳”。明·高濂《瓦盆儿·题情》:“未知道自别来他心可至诚,他应恨~。”【词语鱼沉雁静】 成语:鱼沉雁
同“题柱志”。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五:“辣浪相如,薄情卓氏,因循堕了题桥志。”【词语题桥志】 汉语大词典:题桥志
学生不一定比老师差,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高明。 表示正确的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。谁有道,谁掌握了知识真理,就应向谁学习。语出唐.韩愈《师说》:“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,师不必贤于弟子。闻道有先
见“不蔓不枝”。《卧闲草堂本儒林外史》:“王太太进门断无安然无事之理,然毕竟从何处写起,真是难以措笔,却于新妇礼节上生波,乃觉近情着理,~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