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辛毗引裾

辛毗引裾

源见“牵裾”。指三国 魏直臣辛毗敢于强谏君王事。唐李瀚蒙求》:“樊哙排闼,辛毗引裾。”


【典源】《三国志·魏书·辛毗传》:“帝欲徙冀州士家十万户实河南。时连蝗民饥,群司以为不可,而帝意甚盛。毗与朝臣俱求见,帝知其欲谏,作色以见之,皆莫敢言。毗曰:‘陛下欲徙士家,其计安出?’帝曰:‘卿谓我徙之非邪?’毗曰:‘诚以为非也。’帝曰:‘吾不与卿共议也。’毗曰:‘陛下不以臣不肖,置之左右,厕之谋议之官,安得不与臣议邪! 臣所言非私也,乃社稷之虑也,安得怒臣!’帝不答,起入内; 毗随而引其裾,帝遂奋衣不还,良久乃出,曰:‘佐治,卿持我何太急邪?’毗曰:‘今徙,既失民心,又无以食也。’帝遂徙其半。”

【今译】 三国时魏文帝打算将冀州士家十万户迁到河南,当时连年灾荒,百姓饥馑,群臣皆以为不可行,而文帝迁意甚坚。辛毗 (字佐治) 与大臣们一起求见,文帝知他们欲谏止此事,满脸怒气,大家都不敢进言,只有辛毗直陈是非利害。文帝怒不作答,起身入内室,辛毗紧随其后拉住文帝的衣襟,文帝甩开,许久才出,问辛毗:“你为何那么急迫地拉我?”辛毗说:“现在迁徙士民,既失民心,也没粮食可吃啊。”于是文帝改变主意,只迁徙一半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直臣进谏。

【典形】 牵裾、切谏辛毗、辛裾。

【示例】

〔牵裾〕 唐·杜甫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》:“牵裾惊魏帝,投阁为刘歆。”

〔切谏辛毗〕 唐·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:“理冤多定国,切谏甚辛毗。”

〔辛裾〕 元·顾德润《骂玉郎过感皇恩·述怀》:“常怀卞玉,敢引辛裾,羞归去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投怀玉燕

    源见“玉燕投怀”。谓生子之喜。宋张元幹《瑶台第一层》词:“凤凰台畔,投怀玉燕,照社神光……庆生旦,正圆蟾呈瑞,仙桂飘香。”【词语投怀玉燕】   汉语大词典:投怀玉燕

  • 碧血三年

    源见“苌弘化碧”。谓忠烈之志永著。柳亚子《夏五社集愚园云起楼即事分韵》:“碧血三年雄鬼泣,黄垆一恸故人知。”

  • 卓女垆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美称酒肆。清王士禛《沁园春.偶兴与程村羡门同作》词之一:“忆卓女垆边,花笼赵瑟;要离冢畔,霜淬吴钩。”

  • 贯虹

    《南齐书.褚渊传》载:褚渊本为南朝 宋重臣,及萧道成篡宋称帝,渊转而附道成,封南康郡公,加尚书令。“轻薄子颇以名节讥之,以渊眼多白精,谓之‘白虹贯日’。言为宋亡之征也。”白虹贯日,谓其白眼珠特大。后因

  • 隆中顾

    同“隆中三顾”。元丁鹤年《自咏》之五:“频繁谁在隆中顾,憔悴惟馀泽畔吟。”【词语隆中顾】   汉语大词典:隆中顾

  • 炼石娲

    同“炼石娲皇”。清江顺诒《集贤宾.汪咏之大令挽歌》套曲:“一官结局,好梦落谁家?有诏修文,天上下难觅人间炼石娲。”

  • 政以贿成

    《左传.襄公十年》:“王叔陈生与伯舆争政,王右伯舆。王叔陈生怒而出奔。及河。王复之,杀史狡以说焉,不入,遂处之。晋侯使士匄平王室,王叔与伯舆讼焉,王叔之宰与伯舆之大夫瑕禽坐狱于王庭,士匄听之。……瑕禽

  • 九点齐州

    源见“齐烟九点”。指中国。清毛奇龄《奉和扈从登封应制》之三:“九点齐州浑一望,可知六宇正澄清。”

  • 鸲鹆舞

    《世说新语.任诞》梁.刘孝标注引(晋.裴启)《语林》:“谢镇西酒后于槃案间为洛市肆工鸲鹆舞,甚佳。”《晋书.谢尚传》:“谢尚字仁祖,……善音乐,博综众艺。司徒王导深器之,比之王戎,常呼为‘小安丰’,辟

  • 卖酒长卿

    源见“文君沽酒”。借指文人潦倒未遇,被迫从事贱役。清 袁龙《端正好.寿业师爱庐兄五十》套曲:“也曾做度曲屯田,歌扇僧弥,卖酒长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