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初大规模的远洋航行。三保太监,即宦官郑和(1371-1435年),本姓马,原名文和,小字三保,回族,云南人,其祖与父都到过伊斯兰教圣地麦加,所以他幼时就对外洋情况有所了解。明初入宫做宦官,从燕王朱棣
源见“高山景行”。谓仰慕高尚的德行。汉班昭《东征赋》:“勉仰高而蹈景兮,尽忠恕而与人。”【词语仰高】 汉语大词典:仰高
同“折腰吏”。唐韦应物《杂言送黎六郎》诗:“县闲吏傲与尘隔,移竹疏泉常岸帻。莫言去作折腰官,岂似长安折腰客?”【词语折腰官】 汉语大词典:折腰官
源见“渭城”。表现伤别之情。宋张炎《摸鱼子.别处梅》词:“叹西出阳关,故人何处,愁在渭城柳。”
源见“黄金台”。谓招揽贤良。唐李商隐《五言四十韵》:“故事曾尊隗,前修有荐雄。”清张式《燕昭王筑黄金台赋》:“欲罗天下之彦,总海内之英,爱筑台于国,以尊隗为名。”
言:言语。失:过失,差错。宰予:孔子弟子,能言善辩,但行为不检。 只根据言辞来判断人的好坏,遇到宰予这样的人,就判断错了。 表示看人不能仅看他的言辞。语出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闻之曰:‘吾
《诗.邶风.谷风》:“采葑采菲,无以下体。”毛传:“下体,根茎也。”郑玄笺:“此二菜(指葑与菲)者,蔓青与葍之类也,皆上下可食,然而其根有美时,有恶(味苦)时,采之者,不可以根恶时并弃其菜。”后以“采
同“槐安梦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宸游》:“寡人适方饮酒之间,想起大夫所谭神女之事,不觉神情恍惚,睡思懵腾……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,付与槐南一梦中。”偏正 比喻人生虚幻,富贵得失无定数。唐·李公佐《南柯太
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借指隐逸或出世学道。明冯惟敏《点绛唇.李中麓归田》曲:“我则待鹤背云头,八极周游,函谷骑牛,采石登舟。”
源见“糟糠”。指贫贱时的知交好友。《南齐书.刘悛传》:“后悛从驾登蒋山,上数叹曰:‘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。’顾谓悛曰:‘此况卿也。世言富贵好改其素情,吾虽有四海,今日与卿尽布衣之适。’悛起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