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钓鳌客

钓鳌客

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又唐封演封氏闻见记.狂谲》:“王严光颇有文才而性卓诡,既无所达,自称‘钓鳌客’,巡历郡县,求麻铁之资,云造钓具。”后蜀何光远鉴诫录.钓巨鳌》:“会昌四年,李相公 绅节镇淮南日……祐(张祐)遂修刺谒之,诗题衔‘钓鳌客’,将俟便呈之。相国遂令延入,怒其狂诞,欲于言下挫之。及见祐,不候,从容乃问曰:‘秀才既解钓鳌,以何物为竿?’祐对曰:‘用长虹为竿。’又问曰:‘以何物为钩?’曰:‘以初月为钩。’又问曰:‘以何物为饵?’曰:‘用唐朝李相公为饵。’相公良久思之,曰:‘用予作饵,钓亦不难致。’遂命酒对斟,言笑竟日。”宋 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六:“李白开元中谒宰相,封一板,上题曰:‘海上钓鳌客李白。’相问曰:‘先生临沧海,钓巨鳌,以何物为钓线?’旦曰:‘……以虹霓为丝,明月为钩。’又曰:‘何物为饵?’曰:‘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。’时相悚然。”后以“钓鳌客”指有远大抱负而豪迈不羁的人。宋张元幹《水调歌头.追和》词:“举手钓鳌客,削迹种瓜侯。”叶玉森《一岛》诗:“不知何处钓鳌客,来此从荒辟蜃楼。”


【典源】 五代·何光远《鉴戒录》卷七:“会昌四年,李相公 (绅) 节镇淮南日,所为尊贵,薄于布衣,若非皇族卿相嘱致,无有面者,张祐与崔涯同寄府下,前后廉使向闻祐诗名,悉蒙礼重,独李到镇,不得见焉。祐遂修刺谒之,诗题钓鳌客,将候便呈之。相国遂令延入,怒其狂诞,欲于言下挫之。及见祐,不候,从客乃问曰:‘秀才既解钓鳌,以何物为竿?’祐对曰:‘用长虹为竿。’又问曰:‘以何物为钩?’曰‘以初月为钩。’又问曰:‘以何物为饵?’曰:‘用唐朝李相公为饵。’相公良久思之,曰:‘用予为饵,钓亦不难致。’遂命酒对斟,言笑竟日,怜祐触物善对,遂命酒之知。”宋·赵令畴《侯鲭录》卷六:“李白开元中谒宰相,封一板,上题曰:‘海上钓鳌客李白。’相问曰:‘先生临沧海,钓巨鳌,以何物为钩线?’白曰:‘以风浪逸其情,乾坤纵其志,以虹霓为丝,明月为钩。’又曰:‘何物为饵?’曰:‘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。’时相悚然。”另《封氏闻见记》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。

【今译】 唐代会昌年间,李绅出任淮南节度使,平日尊贵,轻视布衣士人,如果不是皇亲贵官介绍的,从来不接见。当时张祐在淮南,以前的节度使都久闻张祐诗名,很礼敬他,只有李绅来任,不与他相见。张祐于是递名片拜见,诗下题名是钓鳌客。李绅请他进来,对他的狂放很生气,想以言语压压他的狂气。见到张祐,直接就发问:“秀才既会钓鳌,用什么做钓竿呢?”张祐说:“用长虹为竿。”李又问:“用什么做钓钩?”张答:“用新月为钩。”李又问:“用什么做钓饵?”张答:“用唐朝李相公您做钓饵。”李绅想了一会,说:“用我为钓饵,倒也不难钓到。”于是摆酒两人对酌,谈笑整日,成为诗酒之交。参见〖龙伯钓鳌〗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有才能抱负,欲求取功名。

【典形】 钓鳌词客、钓鳌客、钓鳌攀桂手、虹背万仞竿、虹竿秋月钩、浊钓鳌、钓鳌钩。

【示例】

〔钓鳌词客〕 宋·刘克庄《满江红·送郑伯昌》:“烦问讯,冥鸿高士,钓鳌词客。”

〔钓鳌客〕 宋·张元干《水调歌头·追和》:“举手钓鳌客,削迹种瓜侯。”

〔钓鳌攀桂手〕 元·马致远 《女冠子》:“著领布袍虽故旧,仍存两枚宽袖,且遮藏钓攀桂手。”

〔虹背万仞竿〕 清·程先贞《漫兴次水西韵》:“龟毛枉织千层 ,虹背虚缘万仞竿。”

〔虹竿秋月钩〕 宋·陆游《三江舟中大醉作》:“虹竿秋月钓,巨鳌倘可求。”


【词语钓鳌客】  成语:钓鳌客汉语词典:钓鳌客

猜你喜欢

  • 利令智昏

    形容因贪利而失去理智,不辨一切。《史记.平原君虞卿列传赞》:“太史公曰:平原君翩翩,浊世之佳公子也,然未睹大体。鄙语曰‘利令智昏’,平原君贪冯亭邪说,使赵陷长平兵四十余万众,邯郸几亡。”主谓 为图私利

  • 鹤归千载

    同“鹤归华表”。明屠隆《昙花记.辞家访道》:“辽阳路远也难通信,鹤归千载无凭准。”

  • 绚素

    《论语.八佾》:“子夏问曰:‘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,素以为绚兮,何谓也?’子曰:‘绘事后素。’曰:‘礼后乎?’子曰:‘起予者商也!始可与言《诗》已矣。’”“素以为绚”本指在白绢上绘以文采。后用“绚素”为

  • 陵母知兴

    源见“陵母伏剑”。谓识大局,知兴亡。汉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是故穷达有命,吉凶由人,婴母知废,陵母知兴。”【词语陵母知兴】  成语:陵母知兴汉语大词典:陵母知兴

  • 容臭

    指香囊。《礼记.内则》:“衿缨皆佩容臭。”郑玄注:“容臭( ㄒㄧㄡˋ xiù 秀),香物也。”孙希旦集解:“容臭,谓为小囊以容受香物也。”即用小囊容盛香物,佩带在衣服上。【词语容臭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疵蒙谬累

    比喻文章的缺点。《六部成语.礼部》:“疵蒙谬累。”疵:毛病;蒙:糊涂:谬:乖谬;累:拉累不清;皆文章之坏所。

  • 羡鱼

    源见“临河羡鱼”。喻空存想望。唐高適《奉酬李太守丈人夏日平阴亭》诗:“一生徒羡鱼,四十犹聚萤。”【词语羡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羡鱼

  • 崩城杞妇

    源见“杞妇崩城”。泛指哀恸亡夫的贤妇。柳亚子《题李公朴怒涛集》诗之二:“崩城杞妇应收泪,炼石娲皇誓补天。”

  • 仲蔚蓬蒿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二引汉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张仲蔚,平陵人也。与同郡魏景卿,俱隐身不仕,所居蓬蒿没人。”晋皇甫谧《高士传.张仲蔚》:“张仲蔚者,平陵人也。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,隐身不仕,明天官博物,善

  • 徐甲复生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.老子》载,传说有徐甲者,自幼为老子佣工,至老子出关时,计欠徐甲佣资七百二十万钱。甲乃诉之关令尹喜,得喜转告后,老子谓甲曰:“汝久应死,是吾以《太玄清生符》与汝,始能至今日。原计至安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