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借指慷慨激昂之义士。李详《湘绮先生却聘南下暂居上海赋此奉简》诗:“商山 绮 甪原难致,燕市荆 高不可求。”
同“钻穴逾墙”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九:“拟作夜谈,各陈所愿。固不为投梭之拒,亦非效逾墙之徒。”【词语逾墙】 汉语大词典:逾墙
同“鸿爪雪泥”。清陈维崧《水调歌头.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》词:“万象雪中鸿爪,一过已忘情。”见“雪泥鸿爪”。清·陈维崧《水调歌头·题友人词并示方邺大匡》:“万象~,一过已忘情。”【词语雪中鸿爪】 成
《汉书.枚乘传》:“泰山之霤穿石,单极之䋁断干,水非石之钻,索非木之锯,渐靡使之然也。”后因以“水滴石穿”比喻坚持不懈,集细微之力成就难能之功。亦比喻小错误日积月累就会演变为大错误。宋罗大经《鹤林玉露
三国 蜀诸葛亮《后出师表》:“然不伐贼,王业亦亡。惟坐而待亡,孰与伐之?”后以“坐以待毙”指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措施,坐着等死。《水浒传》一〇八回:“杨志、孙安、卞祥与一千军士,马罢人困,都于树下坐以待
谓光明正直的人不做不可告人之事。语出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:“明人不作暗事。你要得几钱?”元.吴昌龄《张天师》三折:“我为甚先吐了这招承的口词,常言道:明人不做那暗事。”《西游记》八四回:“我不是
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、“隋侯之珠”。指稀世珍宝和氏璧与隋侯珠。喻指才德之士。汉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先贱而后贵者,和 隋之珍也。”【词语和隋】 汉语大词典:和隋
同“来暮”。宋柳永《永遇乐》词:“拥朱旛,喜色欢声,处处竞歌来暮。”【词语来何暮】 汉语大词典:来何暮
同“平原十日饮”。清张问陶《杨警斋太守鸥江春暖图》诗:“连宵举酒传炉鼎,绝胜平原十日留。”
和尚穿的袈裟的别称。袈裟是集许多长方形布块缝制而成,宛如一块块水田,故称“水田衣”,又称“稻田衣”,“田相衣”。清代钱大听《十架斋养新录》卷十六:“释子以袈裟为水田衣,今杭州神尼塔下,有唐代杭州刺史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