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乞巧”。指旧俗七月七日夜妇女穿七孔针向织女星乞求智巧。唐王勃《七夕赋》:“海人支石之机,江女穿针之阁。”【词语穿针】 汉语大词典:穿针
同“兔升乌坠”。唐罗邺《冬日寄献庾员外》诗:“却思紫陌觥筹地,兔缺乌沉欲半年。”见“兔起乌沉”。唐·罗邺《冬日寄献庾员外》诗:“却思紫陌觥筹地,~欲半年。”【词语兔缺乌沉】 成语:兔缺乌沉汉语大词典
《礼记.檀弓上》:“邻有丧,舂不相。”又《史记.商君列传》:“五羖大夫死,秦国男女流涕,童子不歌谣,舂者不相杵。”裴骃集解引郑玄曰:“相谓送杵声,以声音自劝也。”相杵,指舂谷时发出的号子声。后以“相杵
同“昆明灰”。唐李白《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》诗:“留欢若可尽,劫石乃成灰。”
《史记.鲁周公世家》:“(周公)于是卒相成王,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。周公戒伯禽曰:‘……子之鲁,慎无以国骄人。’”“鲁公伯禽之初受封之鲁,三年而后报政周公。周公曰:‘何迟也?’伯禽曰:‘变其俗,革其
历块:言过都越国,快速得像越过一小块土地一样。西汉蜀人王褒因才华卓异被益州刺史王襄上奏推荐。汉宣帝就征聘王褒来到京城长安,下诏让他以“圣主得贤臣”为题写一篇颂文。王褒应命写道:“平庸的马伕驾驭着劣马,
宋黄庭坚《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》:“含香体素欲倾城,山矾是弟梅是兄。”山矾本无名野花,黄庭坚为之命名并咏之,后因以“山矾”代指弟弟。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三〇七:“黄梅淡冶山矾靓,犹及
见〔危而不持,颠而不扶。焉用彼相〕。
源见“牛衣对泣”。借指家境贫寒。清顾炎武《酬归祚明等四子》诗:“卧冷王章被,穷余范叔绨。”
同“菊花酒”。唐孟浩然《和贾主簿弁九日登岘山》:“共乘休沐暇,同醉菊花杯。”【词语菊花杯】 汉语大词典:菊花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