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阿童高义

阿童高义

晋书.羊祜传》:“时吴有童谣曰:‘阿童复阿童,衔刀浮渡江。不畏岸上兽,但畏水中龙。’祜闻之曰:‘此必水军有功,但当思应其名者耳。’会益州刺史王濬征为大司农,祜知其可任,濬又小字阿童,因表留濬监益州诸军事,加龙骧将军。”后以“阿童高义”称颂晋王濬伐吴之功义。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:“益德冤魂终报主,阿童高义镇横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

    吁嗟:哀叹,叹息。王道: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国的政治主张。亏:亏损。 有一个人哀伤叹息,圣王的德政就受到亏损。语出汉.王符《潜夫论.救边》:“一人吁嗟,王道为亏。况百万之众,叫号哭泣,感天心乎?”

  • 晒阮家裩

    同“晒犊鼻”。清曹溶《沁园春.病痔自嘲》词:“闽徼归休,晒阮家裩,送韩子穷。”

  • 吾日三省吾身

    三省( ㄒㄧㄥˇ xǐng ):再三反省。 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。 古代儒家所奉行的修身之道。语出《论语.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’”汉.董仲

  • 不鼓不成列

    不鼓:不击鼓进攻。不成列:没有列成阵势。 不向尚未摆好阵势的敌人发动攻击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二年》:“(宋襄)公曰:‘君子不重伤,不禽二毛。古之为军也,不以阻隘也。寡人虽亡国之余,不鼓不成列’”《

  • 嫁娶毕

    源见“向平之愿”。指办完儿女婚嫁之事。明高启《咏隐逸.向长》:“敕言嫁娶毕,家事无关余。”

  • 直氏偷金枉

    源见“不疑诬金”。称人受诬蒙冤。唐刘长卿《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御》诗:“直氏偷金枉,于家决狱明。”

  • 位屈道伸

    汉.孔鲋《孔丛子》卷上“抗志”:“曾申(注:曾参之子)谓子思曰:‘屈己以伸道乎?抗志以贫贱乎?’子思曰:‘道伸,吾所愿也,今天下王侯孰能哉?与屈己以富贵,不若抗志以贫贱。屈己则制于人,抗志则不愧于道。

  • 睚眦之怨必报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一饭之德必偿,睚眦(怒目而视,借指极小的怨恨)之怨必报。”别人发怒时对自己瞪一下眼,这样一个极小的怨恨也一定要报复。后因以“睚眦‘之怨’必报”用为形容心胸狭小,报复

  • 王章泣

    源见“牛衣对泣”。指因家境贫寒而伤心悲泣。唐李峤《被》诗:“光逸偷眠稳,王章泣恨长。”

  • 梁园霰

    同“梁园雪”。宋范成大《次韵陈仲思经属西峰观雪》:“那知梁园霰,飞入瑞露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