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韩信登坛

韩信登坛

指萧何建议刘邦设立拜将坛,以隆重之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。后以此典比喻授以要职,委以重任。当时,萧何问刘邦究竟作何打算?汉王刘邦说:“我也想要向东方发展呀,怎么能够闷闷不乐地老呆在这里呢?”萧何说:“如果大王决计向东方发展,能够任用韩信,韩信就会留下来;如果不能任用,韩信终究要跑走。”汉王刘邦说:“我看在你所推荐,让他做将吧。”萧何说:“即使做将,韩信也一定不会留下来。”汉王刘邦说:“那就让他当大将。”萧何说:“好得很!”于是汉王刘邦就想把韩信召来任命他。萧何说:“大王向来傲慢,不讲礼节,如今任命大将就像呼唤小孩子一样,这就是韩信要离去之原因。如果大王决心要任命他,就选个吉祥日子,亲自斋戒,设置高坛和广场,举行任命大将之完备礼节,那样才行。”汉王刘邦答应萧何要求。将领们听到要拜大将都高兴,人人都以为自己要做大将。等到任命大将时,竟是韩信,全军都感到惊讶。此典又作“登坛拜将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92《淮阴侯列传》2611页:“王曰:‘吾亦欲东耳,安能郁郁久居此乎?’何曰:‘王计必欲东,能用信,信即留;不能用,信终亡耳。’王曰:‘吾为公以为将。’何曰:‘虽为将,信必不留。’王曰:‘以为大将。’何曰:‘幸甚!’于是王欲召信拜之。何曰:‘王素慢无礼,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,此乃信所以去也。王必欲拜之,择良日,斋戒(沐浴、独宿、不饮酒、不吃荤,清心洁身,表示诚敬);设坛(土台)场(广场),具礼,乃可耳。’王许之。诸将皆喜,人人自以为得大将。至拜大将,乃韩信也,一军皆惊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》:“既班三事,又贰六官,卫青受诏,韩信登坛。”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2本第4折:“计将安在?小生当筑坛拜将。”


【词语韩信登坛】  成语:韩信登坛汉语词典:韩信登坛

猜你喜欢

  • 胡家清白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胡质传》:“子威嗣。六年,诏书褒述质清行,赐其家钱谷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晋阳秋》:“威字伯虎。少有志尚,厉操清白……晋武帝赐见,论边事,语及平生。帝叹其父清,谓威曰:‘卿清孰与父

  • 求木之长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远者,必浚其泉源。

    木:树木。长( ㄓㄤˇ zhǎng ):生长。浚( ㄐㄩㄣˋ jùn ):深挖。 要使树木生长得好,就一定要加固它的根本;要使河水流得长远,就一定要深挖它的源头。 比喻做任何事都必须抓住根本,

  • 门仞

    源见“夫子墙”。借指师门、学派。唐黄滔《蒋先辈启》之一:“滔自违门仞,寻达家山。拜慈亲而聚族生光,述弘造而一时泣下。盖以生平事业,出自宗师,岂惟特异之恩知,仍契非常之事分。”清陆以湉《冷庐杂识.朱笠亭

  • 老奸得志

    《新唐书.许敬宗传》:“帝将立武昭仪,大臣切谏,而敬宗阴揣帝私,即妄言曰:‘田舍子賸获十斛麦,尚欲更故妇,天子富有四海,立一后谓之不可,何哉?’帝意遂定。王后废,敬宗请削后家官爵,废太子忠而立代王。拜

  • 亲舍云飞

    同“白云亲舍”。元 龚璛《次韵郑佥事送干寿道之慈湖长》:“亲舍云飞千里白,客篷雨涨一川黄。”

  • 子平毕娶

    东汉时向长,在儿女嫁娶完毕后,弃家出游。《后汉书.逸民传》:“向长,字子平,河内朝歌人也,隐居不仕。读《易》至《损益》卦,喟然叹曰:‘吾已知富不如贫,贵不如贱,但未知死何如生耳。’建武中,男女嫁娶既毕

  • 百炼钢

    《文选》卷二十五晋.刘越石(琨)《重赠卢谌》:“何意百炼钢,化为绕指柔。”唐.李善注:“应劭《汉书注》曰:‘说者以金取坚刚,百炼不耗。’”晋.刘琨在自己所写的一首诗中,曾以“百炼钢”比喻自身品格的坚强

  • 上阳宫女心

    唐白居易《〈上阳白发人〉序》:“天宝五载已后,杨贵妃专宠,后宫人无复进幸矣。六宫有美色者,辄置别所。上阳其一也,贞元中尚存焉。”后因以“上阳宫女心”喻长期遭受冷落的哀怨。宋刘辰翁《绮寮怨.青山和前韵忆

  • 守株

    同“守株待兔”。《孔丛子.连丛子上》:“然雅达博通,不世而出,流学守株,比肩皆是,众口非非,正将焉立。”《梁书.萧子云传》:“此是主者守株,宜急改也。”【词语守株】   汉语大词典:守株

  • 东路角巾

    同“角巾东路”。宋王安石《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》诗:“东路角巾非故约,西州华屋漫修椽。”【词语东路角巾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路角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