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飞燕舞

飞燕舞

赵飞燕(?-前1年),汉成帝皇后。出身微贱,因体态轻盈,善舞能歌,所以取名“飞燕”,原是阳阿主家的歌女。汉成帝刘骜微服外出,在阳阿主家作客,在欣赏歌舞时,对赵飞燕颇喜爱。召入宫中,受到宠幸,为倢伃。后谮告许皇后咒诅皇帝,成帝因废许后,立她为皇后。平帝即位,她被废为庶人,自杀。另据《飞燕外传》载:“赵飞燕体轻,能为掌上舞。”后因作咏后妃得宠的典故,亦以喻指体态轻盈的歌伎舞女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97下《外戚传下·孝成赵皇后传》3988、3989页:“孝成赵皇后,本长安宫人。初生时,父母不举,三日不死,乃收养之。及壮,属阳阿主家,学歌舞,号曰飞燕。成帝尝微行出,过阳阿主,作乐。上见飞燕而说(通“悦”)之,召入宫,大幸。有女弟复召入,俱为倢伃,贵倾后宫。……后月余,乃立倢伃为皇后。……姊弟颛(zhuān专,通“专”)宠十余年,卒皆无子。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卫鬓发以光鉴,赵轻体之纤丽。” 唐·李白《阳春歌》:“飞燕皇后轻身舞,紫宫夫人绝世歌。” 唐·李咸用《倢伃怨》:“莫恃芙蓉开满面,更有身轻似飞燕”。 唐·王諲《长信怨》:“飞燕依身轻,争人巧笑名。” 唐·和凝《采莲曲》:“波上人如潘玉儿,掌上花似赵飞燕。” 唐·张南容《静女歌》:“为照齐王门下丑,何如汉帝掌中轻。” 唐·李商隐《蜂》:“宓妃腰细才胜露,赵后身轻欲倚风。” 唐·聂夷中《大垂手》:“装束赵飞燕,教来掌上舞。” 宋·苏轼《南歌子》:“只应飞燕是前身,共看剥葱纤手,舞凝神。” 宋·辛弃疾《摸鱼儿》:“君莫舞,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。” 宋·袁去华《思佳客》:“飞燕双双掌上身,花光纷艳晚妆新。” 元·白朴《双调·驻马听·舞》:“轻衫莲步,汉宫飞燕旧风流。” 元·马致远《大石调·青杏子·姻缘》:“飞燕体翩翩舞袖,回鸾态飘摇翠被。” 元·萨都剌《题明皇击敌(yǔ语,古击乐器)图》:“阿环起学飞燕轻,笑唤三郎作供奉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迂怪不经

    荒诞而无根据。又作“诡怪不经”。出自隋王劭之事迹。王劭,字君懋,太原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。在隋任著作郎近二十年,负责编修国史,撰有《隋书》80卷,但其所取史料多为荒诞不经之语,或街谈巷议之词,没有任何

  • 蟾宫

    同“蟾蜍宫”。唐 许昼《中秋月》诗:“应是蟾宫别有情,每逢秋半倍澄清。”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闺思》:“岁月易推迁,倏尔经年,又是秋之半,蟾宫几缺圆。”源见“蟾宫折桂”。唐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,因以“

  • 易牙调味

    《管子.小称篇》:“管仲有病,桓公往问之。……管仲摄衣冠起对曰:‘臣愿君之远易牙、竖刁、堂巫、公子开方。夫易牙以调和事公(易牙,名巫,字易牙,又称雍巫,雍是《周礼.天官》内雍、外雍之雍,主管宰割烹调之

  • 亡马

    源见“塞翁失马”。称因祸得福,祸福相生。宋王禹偁《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》词:“祸福如亡马,机关喻狎鸥。”【词语亡马】   汉语大词典:亡马

  • 麟出道穷

    源见“绝麟”。谓世衰理想不得实现。金元好问《杨之美尚书挽章》:“冠盖龙门此日空,人知麟出道将穷。”

  • 丸封

    源见“泥封函谷”。谓防守严密。明张煌言《山头重建海塘碑记》:“当我国家盛时,海波不扬,邑多贤长吏。而滨海丸封,又鲜戎马骚驿。”【词语丸封】   汉语大词典:丸封

  • 丁是丁,卯是卯

    丁、卯:丁是天干之一,卯是地支之一,干支错误就影响农历的推算;丁卯又是木工“钉铆”的谐音,钉是器物接榫的榫头,铆是接榫的凹入处,也叫铆眼,钉铆错位就安装不上。 形容对事情十分认真,毫不马虎。语出《红

  • 夫子自道

    《论语.宪问》:“子曰:‘君子道者三,我无能焉:仁者不忧,知者不惑,勇者不惧。’子贡曰:‘夫子自道也。’”后以“夫子自道”谓本想说别人而事实上却正说着了自己。郭沫若《创造十年》四:“我虽然不曾自比过歌

  • 戏彩阶庭

    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在庭院里着彩衣作儿戏以娱双亲。谓孝事父母。明无名氏《精忠记.饯别》:“三箭天山,唾首功名,他日归来,戏彩阶庭。”

  • 河间礼乐

    《汉书》卷五十三《景十三王传.河间献王传》:“从民得善书,必为好写与之,留其真,加金帛赐以招之。繇是四方道术之人不远千里,或有先祖旧书,多奉以奏献王者,故得书多……献王所得书皆古文先秦旧书,《周官》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