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食玉炊桂

食玉炊桂

战国策.楚策三》:“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,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‘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,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愿闻其说。’对曰:‘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’王曰:‘先生就舍,寡人闻命矣。’”后因以“食玉炊桂”比喻物价昂贵,生活艰难。《陈书.后主纪》:“但空劳宵梦,屡勤史卜,五就莫来,〔八〕能不至。是用〔申〕旦凝虑,景夜损怀。岂以食玉炊桂,无因自达?”


并列 意谓吃的像玉器价格那样昂贵,烧的像桂树那样珍贵,比喻物价昂贵。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“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”《陈书·后主纪》:“岂以~,无因自达?将怀宝迷邦,咸思独善?”△多用于描写生活起居方面。→薪桂米珠


【典源】 《战国策·楚策三》:“苏秦之楚,三日乃得见乎王。谈卒,辞而行。楚王曰:‘寡人闻先生,若闻古人。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,曾不肯留,愿闻其说。’对曰:‘楚国之食贵于玉,薪贵于桂,谒者难得见如鬼,王难得见如天帝。今令臣食玉炊桂,因鬼见帝。’王曰:‘先生就舍,寡人闻命矣。’”“三日”一作“三年”。

【今译】 战国时苏秦去楚国游说,到了三天 (一作“三年”) 才见到楚王。刚刚谈完,苏秦便起身告辞准备离楚。楚王说:“我听到您的名字,就像听到古代贤人一样。现在您不远千里来到我这儿,却不肯久留。希望知道是什么原因。”苏秦答道:“楚国的食物比珠玉还贵,柴薪比桂树还贵,引见宾客的近侍像小鬼那样难见,大王像天帝那样难见。在此逗留就犹如让我吃珠玉烧桂树,由小鬼引见去见天帝。”楚王听了,说:“请您先到馆舍歇息,我知道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表现物价腾贵,难以接受。

【典形】 炊玉、桂玉一炊、买桂炊玉、米珠薪桂、燃桂、食玉炊桂、苏鬼、薪桂、珠桂、乏桂燃、炊苍玉、炊桂薪、一饭炊白玉、尺薪如桂、薪桂米珠、燃薪桂、薪如桂。

【示例】

〔炊玉〕 北周·庾信《谢赵王赍米启》:“非丹灶而流珠,异荆台而炊玉。”

〔桂玉一炊〕 宋·黄庭坚《次韵张秘校喜雪》:“琼瑶万里酒增价,桂玉一炊人少钱。”

〔买桂炊玉〕 宋·黄庭坚《戏和于寺丞》:“王家圭田登几斛,于家买桂炊白玉。”

〔米珠薪桂〕 元·侯克中《自警》:“米如珠玉薪如桂,犹欲儿孙食肉糜。”

〔燃桂〕 唐·孟浩然《秦中寄远上人》:“黄金燃桂尽,壮志逐年衰。”

〔食玉炊桂〕 清 · 陈梦雷 《行路难》:“巫咸上天皋陶远,食玉炊桂不可居。”

〔苏鬼〕 唐·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问》:“李仙非易托,苏鬼尚难因。”

〔薪桂〕 宋·黄庭坚《寄裴仲谋》:“我家辇毂下,薪桂炊白玉。”

〔珠桂〕 清·顾炎武《寄次耕》:“相对愁珠桂,流民辇下多。”


【词语食玉炊桂】  成语:食玉炊桂汉语词典:食玉炊桂

猜你喜欢

  • 无缝天衣

    同“天衣无缝”。清 梁章鉅《归田琐记.南万柳堂》:“次韵之作,能如无缝天衣,自非老手莫办。”见“天衣无缝”。【词语无缝天衣】  成语:无缝天衣汉语大词典:无缝天衣

  • 颉羹侯

    同“羹颉侯”。元陈孚《漂母冢》诗:“莫笑千金酬漂母,汉家更有颉羹侯。”

  • 风吹帽

    同“风前落帽”。清 王敬之《龙山会.九月十九日瘦生供菊招客作展重阳之会》词:“一样风吹帽,胜友重来,趁取黄花好。”

  • 忘机卖药

    源见“韩康卖药”。谓隐居为医,甘于淡泊。唐刘长卿《送郑十二还庐山别业》诗:“忘机卖药罢,无语杖藜还。”

  • 越乡吟

    同“越客吟”。宋欧阳修《吊黄学士》诗之三:“书遗茂陵稿,病作越乡吟。”

  • 毁裤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,其妻问曰:‘今裤如何?’夫曰:‘象吾故裤。’妻因毁新令如故裤。”办事需准确、正确地领会别人的意图或意思,否则就会闹出笑话。韩非所讲的故事就是嘲笑那种头脑

  • 可怜无补费精神

    可怜:可惜。 无补于世,浪费精神,令人可惜。 多用作对枉费精神于事无补的慨叹。语出宋.王安石《韩子》:“纷纷易尽百年身,举世何人识道真?力去陈言夸末俗,可怜无补费精神。”金.元好问《论诗三十首》:

  • 门卒

    源见“吴市隐”。谓埋名隐居。明吴应箕《有怀仲驭》诗:“梅尉逃门卒,陶潜漉葛巾。”【词语门卒】   汉语大词典:门卒

  • 北门钥

    同“北门之管”。清左宗棠《秋日泛舟泉湖作》诗:“老我且婆娑,勉司北门钥。”

  • 筑馆

    《春秋.庄公元年》载:春秋时周平王之孙女嫁于齐,鲁侯主婚,周天子之卿送女来鲁,以备出嫁。鲁建馆舍以居之。后因以“筑馆”为公主下嫁之典。唐颜真卿《和政公主神道碑》:“诗美下嫁,书传筑馆,贵其中礼,载籍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