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高下在心

高下在心

左传.宣公十五年》:“天方援楚,未可与争,虽晋之强,能违天乎?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国君含垢,天之道也。”

春秋时,楚庄王出兵攻宋。宋求援于晋。晋景公感到左右为难,晋大夫伯宗极力反对出兵救宋,他劝阻景公说,楚国逞强,这是天助。晋虽强大,也不可违背天意。俗话说,遇事能屈能伸,必须心中有数。河水纳有污垢,山林藏有毒虫,美玉难免瑕疵。故国君蒙受一点耻辱,也是合乎天道的,大可不必为此而忧虑。“高下在心”,原意为斟酌事宜,制定对策。后引伸为大权在握,可以随心所欲。

三国志.魏书.王粲传》:“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骧虎步,高下在心。”这是陈琳谏大将军何进之言。


主谓 高下,比喻伸屈。原指做事要用心斟酌估量实情,采取适当措施。后用于形容大权在握,诸事操纵自如。语出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天方授楚,未可与争。虽晋之强,能违天乎?谚曰:‘高下在心,川泽纳污,山薮藏疾,瑾瑜匿瑕。’”《后汉书·何进传》:“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骧虎步,~,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。”△用于处事方面。也作“高下任心”。


【词语高下在心】  成语:高下在心汉语词典:高下在心

猜你喜欢

  • 剪叶封弟兄

    同“桐叶之封”。唐白居易《答桐花》诗:“戒君无戏言,剪叶封弟兄。”

  • 驿使梅花

    源见“陆凯传情”。表示对亲友的问候及思念。清李调元《青门画菊见赠余亦自画墨梅答之仍用前韵》:“驿使梅花寄所思,老人特地写枯枝。”偏正 表示对亲友的思念和问候。语本《太平御览》卷970引南朝宋·盛弘之《

  • 败驾

    源见“东野败驾”。谓用非其人,损害国家。《三国志.孙綝传》:“臣伏自省,才非干国……位极人臣,伤锦败驾,罪负彰露。”【词语败驾】   汉语大词典:败驾

  • 遭薏苡

    源见“薏苡明珠”。谓遭受毁谤。宋苏轼《次韵和王巩六首》之五:“巧语屡曾遭薏苡,廋词聊复托芎䓖。”宋孙觌《到象州寓行衙太守陈容德携酒见过》诗:“未省谗言遭薏苡,直将空腹傲槟榔。”

  • 天生蒸民而树之君

    蒸:众。一作“烝”。树:立。 上天生育众百姓,并建立君主来统治他们。 旧时表示君权神授,职在牧民。语出《三国志.高堂隆传.附栈潜》:“潜上疏曰:‘天生烝民,而树之君,所以覆焘群生,熙育兆庶。’”《

  • 两脚书橱

    源见“书厨”。指读书记诵甚多但不善应用的人。清叶燮《原诗.内篇下》:“且夫胸中无识之人,即终日勤于学,而亦无益。俗谚谓为‘两脚书橱’,记诵日多,多益为累。”偏正 两只脚的书橱。比喻读书很多却不善于应用

  • 三章令

    同“三章法”。唐杨炯《奉和上元酺宴应诏》:“汉后三章令,周王五伐兵。”

  • 出奇取胜

    同“出奇制胜”。《资治通鉴.后唐庄宗同光元年》:“今用兵岁久,生民疲弊,苟非出奇取胜,大功何由可成!”见“出奇制胜”。【词语出奇取胜】  成语:出奇取胜汉语大词典:出奇取胜

  • 布服荆钗

    同“荆钗布裙”。《剪灯馀话.长安夜话录》:“怡怡伉俪真难保,布服荆钗有人悦。”

  • 衾影何惭

    见“衾影无惭”。【词语衾影何惭】  成语:衾影何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