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剡溪船”。清唐孙华《题彭南畇先生坐游图》诗:“夜雪宜回剡曲棹,春风常对舞雩天。”
亦作“入乡随乡”。原意为到什么地方就遵从那个地方的风俗。也比喻能适应环境,随遇而安。宋代范成大《秋雨快晴静胜堂席上》诗:“天涯节物遮愁眼,且复随乡便入乡。”见“随乡入俗”。《红楼梦》41回:“俗话说,
源见“精卫填海”。喻申冤。陶牧《菩萨蛮》词:“鹃啼枝上禽填石,相思端赖明珠织。”
亦作“击楫中流”。中流:江河水流中间。楫:船桨。在江心击桨发誓。借喻光复山河,驱逐敌寇的雄心壮志。司马睿任命祖逖(事迹见前“闻鸡起舞”条)为奋威将军、豫州刺史,率部北上,收复失地。船行至江中,祖逖以船
哀:怜悯,同情。 对他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,对他在暴力面前逆来顺受,又表示愤怒。 原形容对尚未觉醒的被压迫人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。语出鲁迅《坟.摩罗诗力说》:“苟奴隶立其前,必衷悲而疾视,衷悲所以哀其
间:空隙。这里用作动词,就是找空子,挑剔、批评的意思。然:语气助词,相当于“焉”、“也”。 我没有什么可挑剔的。 表示完全赞同。语出《论语.泰伯》:“子曰:‘禹,吾无间然矣!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;恶
同“蹈海之节”。晋陆机《演连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纵之强,不能反蹈海之志。”偏正 投海而死的志向。《文选·陆机〈演连珠〉》:“不能反~。”△用于赴难方面。
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秦王有病召医,破痈(毒疮)溃痤(cuó,疖子)者得车一乘,舐(shì,舔)痔者得车五乘,所治愈下,得车愈多。”秦王得了病,召医看病,能使秦王脓疮破头的得车一乘;能给秦王舔痔疮的得车
古代以干支纪年,十干叫“岁阳”,十二支叫“岁阴”。《尔雅.释天》:“太岁在寅曰摄提格,在卯曰单阏,在辰曰执徐,在巳曰大荒落,在午曰敦牂,在未曰协洽,在申曰涒滩,在酉曰作噩,在戌曰阉茂,在亥曰大渊献,在
源见“武城弦”。谓以礼乐治民。元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三折:“你可甚端冕临三辅,调弦理万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