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鸡鸣狗盗

鸡鸣狗盗

史记.孟尝君列传》载:战国时,齐国孟尝君好客,门下有食客数千人。他在秦国为相,不久想回齐国去。秦昭王不准,并想杀掉他。他的门客有能为狗盗者,“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为狗,以入秦宫臧中,取所献狐白裘至,以献秦王幸姬。”秦王宠姬为孟尝君说了好话,秦王答应放他回国,后又反悔派人追赶。孟尝君此时已至关下,因未鸡鸣而不得通行。“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,而鸡齐鸣,遂发传出。”

后因以“鸡鸣狗盗”比喻品格上本无行状,但有细微末技的市井之徒。

唐.胡曾《函谷关》诗:“朱门不养三千客,谁为鸡鸣得放回?”

宋.文天祥《求客》诗:“鸡鸣曾脱函关厄,还有当年此客不?”


并列 学公鸡啼晨,装狗行窃偷盗。①比喻有微不足道技能的人。语本《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,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被秦昭王扣留,幸亏他的门客中有会装狗的潜入秦宫偷出献给秦昭王的白狐裘,又暗中转送给秦王宠妃,才得以释放;后来又靠另一门客装鸡啼骗开城门,逃回齐国。宋·王安石《读孟尝君传》:“嗟乎! 孟尝君特~之雄耳,岂足以言得士?”②比喻行为卑下低劣。高和《越轨诉讼》:“~之徒、行凶抢劫之事、卖淫滥赌之人,仍然不少,甚至越来越多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写人的卑微技能或行为卑劣。→鼠窃狗偷 手零脚碎。也作“狗盗鸡鸣”、“狗盗鸡啼”。


解释本指学雄鸡啼鸣,装狗进行偷窃。现多用来形容行为低下卑劣。

出处史记·孟尝君列传》:“最下坐有能为狗盗者,曰:‘臣能得狐白裘。’乃夜为狗,以入秦宫藏中,取所献狐白裘至,以献秦王幸姬。……客之居下坐者有能为鸡鸣,而鸡齐鸣,遂发传出。”

孟尝君田文是齐国宗亲大臣,战国四公子之一。齐王二十五年(公元前299年),齐王派孟尝君出使秦国。秦昭王听从大臣的建议,将孟尝君囚禁起来,打算杀掉他。孟尝君设法派人求见秦昭王的宠妃,请她帮忙。这个宠妃说:“我想得到孟尝君的白裘皮袍子。”不巧孟尝君这件天下无双的袍子已经在刚到秦国时献给了秦昭王。孟尝君为此非常忧虑,问遍了门客,也没有人能提出对策。这时,坐在最后面的一个门客,这人平常善于装成狗去偷窃,说:“我有办法弄到这件袍子。”然后在夜里装成狗,溜进秦宫仓库,偷出了那件白裘袍,献给了秦王的宠妃。宠妃替孟尝君说情,秦昭王释放了孟尝君。

孟尝君获得自由后马上驱车离开秦国。不一会儿,秦昭王后悔放掉了孟尝君,马上派人去追。孟尝君星夜兼程,半夜走到了函谷关。当时关防法令规定,鸡鸣后才可以放来往客人出关。孟尝君害怕追兵赶来,这时门客中有个地位低下的人能够模仿鸡叫,他一叫,许多鸡一起叫了起来,于是孟尝君交验出关凭证,才出了关。他们出关刚刚一顿饭工夫,追兵就赶到了。孟尝君靠着鸡鸣狗盗之士逃回了齐国。

例句

这个家伙不学无术,结交的朋友也都是些鸡鸣狗盗之徒。


【词语鸡鸣狗盗】  成语:鸡鸣狗盗汉语词典:鸡鸣狗盗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丝暗系

    同“红丝系足”。《儿女英雄传》十回:“〔安公子〕还不曾红丝暗系,先弄个白刃相加。”主谓 相传月下老人掌管人间姻缘,用红绳系夫妻之足。比喻暗中牵合婚姻。《儿女英雄传》10回:“(安公子)还不曾~,先弄得

  • 树中环

    源见“羊祜识金环”。旧时迷信指前生旧物。唐元稹《寄乐天》诗:“直到他生亦相觅,不能空记树中环。”

  • 泛宅船

    同“泛宅浮家”。明瞿式耜《次石帆舟中七夕原唱》诗:“烽烟不隔还乡梦,琴鹤相将泛宅船。”

  • 别鹤

    同“别鹤操”。南朝 齐谢朓《琴》诗:“是时操《别鹤》,淫淫客泪垂。”亦指离散的夫妇。南朝 宋鲍照《拟行路难》诗之三:“宁作野中之双凫,不愿云间之别鹤。”【词语别鹤】   汉语大词典:别鹤

  • 困醉尉

    源见“灞陵呵夜”。指失势后受到冷遇、欺辱。清吴兆骞《同陈子长坐毡帐中话》诗:“陇西将军困醉尉,邯郸才人辱厮养。”

  • 辛有浩叹

    《左传.僖公二二年》:“初,平王之东迁也,辛有适伊川,见披发而祭于野者曰:‘不及百年,此其戎乎?其礼先亡矣!’秋,秦、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。”辛有到伊川,见到披头散发在野地上祭祀的人们,就说恐怕不到一百

  • 抱树

    源见“王祥守柰”。指孝亲至笃。唐李商隐《〈会昌一品集〉序》:“有抱树辞荣之节,有漆身报德之风。”【词语抱树】   汉语大词典:抱树

  • 旃厦

    《汉书.王吉传》:“夫广夏之下,细旃之上,明师居前,劝诵在后,上论唐 虞之际,下及殷周之盛,考仁圣之风,习治国之道……其乐岂徒衔橛之间哉!”夏,通“厦”。后因以“旃厦”指帝王读书学习之所。明沈德符《野

  • 成连海水

    同“成连入海”。清金人瑞《周顺庐先生生日》诗:“成连海水最移情,弘景山居亦有荣。”

  • 柏梁体

    一种七言诗体,采用联句方式,每人一句,每句用韵。传说汉武帝在柏梁台,命群臣联句赋诗,称为“柏梁体”。诗见《古文苑》卷八。但此诗实后人拟作。清代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十一:“汉武《柏梁台》诗本出《三秦记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