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黑头公

黑头公

世说新语.识鉴》:“诸葛道明初过江左,自名道明,名亚王(导)庾(亮)之下。先为临沂令,丞相谓曰:‘明府当为黑头公。’”

晋人诸葛道明,年轻有为,王导称他“当为黑头公”。(头发未白时即可升为公侯)晋人王珣亦被称为黑头公。后遂用为壮年居三公之典。

唐.韩翃《送李中丞赴商州》诗:“当年紫髯将,他日黑头公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晋书·王珣传:“珣字元琳,弱冠与陈郡谢玄为恒温掾,俱为温所敬重,尝谓之曰:‘谢掾年四十,必拥旄杖节。王掾当作黑头公。皆未易才也。’”《晋书·诸葛恢传》:“恢弱冠知名,试守即丘长,转临沂令,为政和平。值天下大乱,避地江左,名亚王导、庾亮。导尝谓曰:‘明府当为黑头公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晋代王珣、诸葛恢年轻时便已显露才干,为上司所赏识器重,说他们可以做“黑头公”。指在头发仍黑时即可以做到三公高位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年轻而居高官。

【典形】 黑发功名、黑头、黑头公、黑头取方伯、王掾黑头公、王掾少、黑头黄阁、三公未头白、黑头勋业。

【示例】

〔黑发功名〕 明·杨慎《沁园春·送卞苏溪》:“黑发功名,丹心事业,卿棘公槐行可跻。”

〔黑头〕 宋· 黄庭坚 《次韵盖郎中》:“故人相见自青眼,新贵即今多黑头。”

〔黑头公〕 唐·韩翊《送李中丞赴商州》:“当年紫髯将,他日黑头公。”

〔黑头取方伯〕 唐·李白 《悲歌行》:“还须黑头取方伯,莫谩白首为儒生。”

〔王掾黑头公〕 清·吴伟业《寿总宪龚公芝麓》:“谈笑阮生青眼客,文章王掾黑头公。”

〔王掾少〕 明 · 高启 《赠姚东曹》:“共怜王掾少,粉署有光辉。”


【词语黑头公】   汉语词典:黑头公

猜你喜欢

  • 判若云泥

    源见“云泥”。比喻高低、好坏的差别悬殊。清 黄式权《淞南梦影录》卷四:“至外虹口一带之水手客寓,西国流氓麕集其内,卑鄙龌龊,视此真判若云泥矣。”见“判若天渊”。张平《抉择》:“他发觉眼前的这一切同他所

  • 蟠龙踞虎

    同“龙蟠虎踞”。柳亚子《追忆张秋石女士》诗之二:“剩粉馀香愁隔世,蟠龙踞虎落谁家?”见“虎踞龙盘”。宋·秦观《游汤泉记》:“是日风噎,望建业江山~之状,皆依约而得之。”【词语蟠龙踞虎】  成语:蟠龙踞

  • 大有功于名教

    名教:封建社会的礼仪教化。 对维护礼仪教化有很大功劳。语出宋.范仲淹《严先生祠堂记》:“而使贪夫廉,懦夫立,是大有功于名教也。”明.莫是龙《笔麈》:“昙阳事,大有功于名教。”注:“昙阳为王锡爵女,许

  • 大勇若怯,大智若愚

    极为勇敢的人,不鲁莽从事,表面却似懦怯;极有智慧的人,不露锋芒,表面却像愚笨。语出宋.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力辞于未及之年,退托以不能而止,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清.谭嗣同《治言》:“观乎昆阳之

  • 绿駬

    《淮南子.主术训》:“夫华骝绿耳,一日而至千里,然其使之搏兔,不如豺狼,使能殊也。”《史记》卷二十四《乐书》:“何必华山之绿耳而后行远乎?”传说周穆王有八匹良马,号“八骏”,其中之一名绿耳(同駬)。后

  • 班姬题扇

    宋.郭茂倩编《乐府诗集》卷四十三“班婕妤”“乐府题解”:“婕妤,徐令彪之姑,况之女。美而能文,初为(汉成)帝所宠爱,后幸赵飞燕姊妹,冠于后宫;婕妤自知见薄,乃退居东宫,作赋及《纨扇诗》以自伤悼。后人伤

  • 北郭先生

    《韩诗外传》卷九载:北郭先生却楚庄王之聘不仕。《后汉书.廖扶传》载:廖扶感于父以法丧身,惮为吏,遂绝志世外,终身不仕,时人号为“北郭先生”。后遂以“北郭先生”称隐居不仕的人。清周亮工《重过前岳太守李灿

  • 李特僭窃

    《晋书.李特载记》:“李特字玄休,巴西宕渠人,……(罗)尚出大军逆战,特军败绩,斩特及李辅、李远,皆焚尸,传首洛阳。”西晋末,蜀地流民李特,曾击败晋广汉太守辛冉和益州刺史罗尚,攻占广汉,进围成都,太安

  • 誓带

    同“河山带砺”。宋范仲淹《淡交若水赋》:“情深结绶,远思誓带之流;志在弹冠,潜动濯缨之感。”【词语誓带】   汉语大词典:誓带

  • 人面桃花

    唐.孟荣《本事诗.情感》记述了这样一个美妙的故事:唐朝时候,博陵人崔护曾于清明日独自一人到长安城南郊外去游玩,在村边一处人家,见有一女子独自倚着一株小桃树伫立观望。那女子瞩目流盼之间,似乎对面前的陌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