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黄雀知恩”。明沈受先《三元记.秉操》:“尝闻说道雀解衔环,犬知结草……我受冯员外活命之恩,将何以报?”
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《临川王及愁思节士诗歌》四篇。”《乐府诗集》卷八十四南朝.齐.陆厥《临江王节士歌》:“节士慷慨发冲冠,弯弓挂若木,长剑竦云端。”南朝.齐.陆厥据汉诗《临江王及愁思节士歌诗》咏吟节士
同“羲之誓墓”。清 丘逢甲《李伯质(士彬)太守屡牍乞退归志决矣相处四稔不能无言》诗之一:“右军誓墓心何切,吏部来潮道已光。”
泛指转移风气,改变习俗。古代,墨家认为圣明君主都对乐持批判态度;而儒家对此则加以颂扬,而这是错误的。对此,作为儒家的荀子以为不然,他说,乐,是圣人高兴作的事情,同时可以使民心向善,感人肺腑,能够起到转
同“阮孚屐”。元王恽《游万箇山》诗:“寻源入云萝,不惜阮屐败。”【词语阮屐】 汉语大词典:阮屐
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借指高官显位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二:“既无六国印,翻思二顷田。”明高启《练圻老人农隐》诗:“我生不愿六国印,但愿耕种二顷田。”
原指北魏世祖时高僧惠始,后泛指僧人。惠始,张姓,家本清河(今河北故城),到长安观习经典,后来身受刀刃,体肤无伤,从习禅至没世,五十余年,不曾寝卧。世祖十分崇敬他,常以礼相待。始常赤足行走,虽踏泥尘之上
《后汉.王吉传》:“复征为博士谏大夫。是时宣帝颇修武帝故事,宫室车服盛于昭帝。时外戚许、史、王氏贵宠,而上躬亲政事,任用能吏。吉上疏言得失,……上以其言迂阔,不甚宠异也。吉遂谢病归琅邪。”西汉时,谏大
源见“镞砺括羽”。比喻刻苦磨练,力求精进。唐柳宗元《送崔子符罢举诗序》:“居草野八年,丽泽之益,镞砺之事,空于耳而荒于心。”《明史.李邦华传》:“父子自相镞砺,布衣徒步赴公车。”【词语镞砺】 汉语
见“杯中物”。《喻世明言》卷5:“一生挣得一副好酒量,闷来时只是饮酒,尽醉方休,日常饭食,有一顿,没一顿,都不计较,单少不得~。”【词语杯中之物】 成语:杯中之物汉语大词典:杯中之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