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骧虎步

龙骧虎步

龙:龙马,即骏马。骧:马昂头。象骏马高昂着头,象猛虎迈着矫健的步子,形容威武雄壮。东汉末,何进欲招四方猛将进京,诛杀宦官。陈琳(事迹见前“掩目扑雀”条)进谏说:“如今将军您掌握朝廷和军政大权,威武雄壮,气度不凡,只要相机行事,对付他们无异于用熊熊燃烧的火炉去烧细小的毛发。现在应当施展您的威力,做事当机立断,上合天意,下顺人心,反而征召四方将领入京,大兵到来,必然强者为雄,好比是倒拿着武器,把柄交给别人,这样做不但不会成功,只会招致祸乱。”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》《陈琳传》卷21第600页:“进欲诛诸宦官,太后不听,进乃召四方猛将,并使引兵向京城,欲以劫恐太后。琳谏进曰:‘……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龙骧虎步,高下在心,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徐陵《陈公九锡文》:“公龙骧虎步,啸吒风云,山靡坚城,野无强阵,清妖氛于灨石,灭沴气于雩都,此又公之功也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38回:“龙骧虎视安乾坤,万古千秋名不朽!”


并列 骧,昂首,抬头。像龙马昂首,像猛虎迈步。比喻威武雄壮的气势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琳传》:“今将军总皇威,握兵要,~,高下在心;以此行事,无异于鼓洪炉以燎毛发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人的气势方面。→龙骧虎视 威风凛凛 ↔温文尔雅 文质彬彬


【词语龙骧虎步】  成语:龙骧虎步汉语词典:龙骧虎步

猜你喜欢

  • 碌碌馀子

    源见“目无馀子”。谓其他人平庸无奇。周达《冬日漫兴赋呈苏堪先生》诗:“纷纷儿辈蛮斗触,碌碌馀子虱处裈。”

  • 优孟衣冠

    指优孟穿戴楚故相孙叔敖衣服帽子,模仿他神态,讽谏楚庄王。后以此典模仿他人及作品;或比喻乔装打扮登台演戏。优孟,春秋时楚国(都郢,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)人。著名之宫廷演员,多智辩,常寓讽刺于谈笑之间。楚

  • 盐梅处

    源见“盐梅和鼎”。指宰相议事处,即门下省政事堂。唐沈佺期《自考功员外授给事中》诗:“何幸盐梅处,唯忧对问机。”按给事中乃门下省属官。

  • 割鸡炊黍

    源见“范张鸡黍”。谓尽其所有以款待好友。元白朴《摸鱼子》词:“望参差,冶城烟树,故人知在琳宇。绣衣来就论文饮,随意割鸡炊黍。”

  • 名器不可假人

    见〔唯名与器,不可以假人〕。

  • 女乘鸾

    源见“乘鸾”。指传说中秦弄玉与其夫成仙飞升。宋 赵子发《鹧鸪天》词:“闻叶吹,想风鬟。浮空仿佛女乘鸾。此时不合人间有,尽入嵩山静夜看。”

  • 古狱冤气

    源见“秦狱气”。指郁结难消的冤愤。北周庾信《拟咏怀》之十二:“古狱饶冤气,空亭多枉魂。”

  • 尧舜力

    源见“击壤歌”。借指帝王施行仁政的功力。唐宋之问《寒食还陆浑别业》诗:“野老不知尧舜力,酣歌一曲太平人。”

  • 下方罗赵

    《晋书.卫瓘传》附卫恒:“恒善草隶书,为《四体书势》曰:‘……故英(弘农张伯英)自称“上比崔杜不足,下方罗赵有余”。…’”晋卫恒评论历代著名书法家时,曾誉弘农张伯英草书甚佳,有草圣之称。并说自己上比汉

  • 焚券

    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:“(冯谖)驱而之薛,使吏召诸民当偿者,悉来合券。券遍合,起矫命,以责赐诸民,因烧其券,民称万岁。”战国时,冯谖为给孟尝君“市义”,来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,假托孟尝君之命,当众焚烧了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