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佛铁路
从今广东三水市至佛山市。长27公里。即广三铁路的一段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
从今广东三水市至佛山市。长27公里。即广三铁路的一段。清光绪二十七年(1901)动工修筑,二十九年(1903)建成。
即汉代蒲类海。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西北巴里坤湖。《后汉书· 窦固传》 唐李贤注:“蒲类海今名婆悉海。”见“蒲类海”。
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青塘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部》: 南韶连镇设守备一员驻青峒。在今广东省英德市东北青塘。清时设兵驻防。
旧为史村驿。即今山西襄汾县。原属汾城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在山西省曲沃县东部。镇人民政府驻辛村,人口980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因姓氏得名。1949年属曲沃县二区,1956年属营里乡。1963
明置,属石泉县。在今四川北川县西北坝底羌族藏族乡。清康熙四十二年(1703)废。
1940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沂水、莒县二县析置,治苏村(今山东沂南县东北苏村镇)。1948年撤销,并入沂水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沂水县东部及莒县西部置沂东办事处,治苏村(今属沂南县)
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宣帝少时,“常困于莲勺卤中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8蒲城县:东卤池“在县南二十里……唐大历十二年东池生瑞盐, 后敕禁断, 盐不复生”。即“卤中”。
春秋时鲁附庸小国。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三十余里。《春秋》:成公六年(前585),“取”,即此。《公羊传》:“者何?邾娄之邑也。”春秋国名。
亦作屈兹国、丘慈国、屈茨国、屈支国、鸠兹国、归兹国。都延城 (今新疆库车县东郊皮朗旧城)。西汉属西城都护府。唐名伊逻卢城,为龟兹都督府治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龟兹一曰丘兹,一曰屈兹。”即“龟兹国”
即黄岐埠。今山东安丘市东北黄旗埠镇。
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卷35峨眉县:嘉靖末“腻乃虐栢等叛,出凉山,会同西河匪瓜白禄出沙坪”。民国《峨边县志》卷2:沙坪场“原名双凤场。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即唐罗目县治地。前清时经历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