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注山
即三柱山。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 作“三注山”。
即三柱山。在今山东日照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沂州府一》 作“三注山”。
即今河南新县南十四里泗水乡驻地范店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 11: 同治三年 (1864) 八月,捻军 “由新店、长潭、虎湾,……分踞东南之范店”。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新绛县北。《旧唐书·食货志》:唐大历四年(769),“关内道铸钱等使、户部侍郎第五琦上言,请于绛州汾阳、铜原两监,增置五炉铸钱”。即此。唐代著名钱监之一。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北。《旧唐书
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改复州置,治所在沔阳镇 (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)。十五年(1278) 升为沔阳府。
元置。在今贵州平塘县西北。后废。
唐东都洛阳的粮仓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皇城外的东北方。初为隋含嘉城,唐初改置为含嘉仓。面积约45万平方米。仓窖约四百多个。大者可储粮一万四千多石,小者亦可储六千多石。唐杜佑《通典·食货》 卷12:
在今福建漳州市南郊九龙江北岸丹霞山下。为闽南著名佛寺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,历代屡经修葺。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重修。主体建筑有天王殿、大雄宝殿和藏经殿。大雄宝殿内奉金身坐佛三尊,殿右悬铜钟一口,系元代延祐
南宋乾道八年(1172)置,即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永宁。元改为永宁寨。
1943年1月由托索湖、长石头山一带析置,治所在长石头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)。1946年2月裁撤。1940年由托索湖、长石头山一带析置,治长石头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)。1946年裁撤。
一名榜山。又名梅坡。在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南四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沅州府一》:叶家山“潕水经其下,登临眺览,为郡中胜境”。
东汉末袁术筑。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合水注于公路涧,“上有袁术固。四周绝涧,迢递百仞,广四五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