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道镇

三道镇

即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
(1)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东部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头坑屯,人口600。以境内三道沟为名。1955年设三道林子乡。1958年改和平乡,同年撤销。1966年析置三道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置镇。主产蔬菜。产煤,有乳制品、农机、钣金、制药设备等厂。长吉、长石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金完颜室墓。(2)在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部。面积176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道,人口3190。原名三道沟子。1908年改三道镇。1948年设区。1956年复镇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再复镇。镇北有三道镇水库。主产玉米、大豆等。有农具、铁木、编织等厂。公路通拜泉、国富、龙泉等地。(3)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,黎族占95%。镇人民政府驻亚拾园村,人口180。原属崖州椰根峒百万首弓和加札弓。1936年属保亭县。1950年设赤南乡。1958年改设乐园公社,后与新政、金江农场并称幸福公社。1960年改立三道公社,1987年置镇。合口河流经。产稻、橡胶、槟榔、椰子、胡椒等。224国道南北贯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活路城

    唐大汗都督府治所。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马扎里沙里夫一带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 大汗都督府 “以哒部落活路城置”。

  • 谷旦镇

    俗讹作郭旦。在今河南孟县北十五里谷旦镇。唐曾置谷旦县于此。在河南省孟州市北部。面积49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谷旦,人口 2540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为谷旦县治,不久废县为村,名谷

  • 大演银场

    北宋置,属剑浦县。即今福建南平市东大演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南剑州剑浦县及《宋史·地理志》南剑州剑浦县皆有大演银场。

  • 尹儿湾

    在今天津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静海县:尹儿湾“在天津卫城东。永乐初,建百万仓于此。因筑城置卫,以贮海运。今去城八里,有运粮河,旧自海口达尹儿湾之运路也”。

  • 赵保镇

    即今河南宜阳县西南二十二里赵保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嘉庆关

    在今四川乐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嘉定州: 嘉庆关 “在州城东大江东岸。《志》 云: 凌云寺之西即嘉庆关”。

  • 桑壁镇

    即今山西永和县东南桑壁镇。《清一统志·隰州》: 桑壁镇 “在永和县东”。在山西省永和县东南部。面积183平方千米。人口6150。镇人民政府驻桑壁,人口2050。古为壁堡,桑姓始居,故名。1949年属永

  • 班渎

    在今江苏南京市北长江南岸。《晋书·刘牢之传》: 东晋元兴初,“ (刘) 敬宣劝牢之袭 (桓)玄,犹豫不决,移屯班渎”。《资治通鉴》 胡三省注:“班渎在新洲西南。”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北长江南岸一带。东晋元

  • 库尔泰山

    在今新疆和硕县东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60:库尔泰山,“《勘矿公牍》:此山在焉耆府城东三百五十里”。

  • 崔黄口

   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北四十一里崔黄口镇。道通宝坻县。清康熙年间设汛守备于此,后又设把总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