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宄山

东宄山

在今越南河内市红河东嘉林县境。《寰宇记》卷170交州:南定县有九宄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北江府:九宄山“在嘉林州。一名东皋山。唐高骈建塔其上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灵源山

    ①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唐县:灵源山“山溪环错”。上有灵源寺。②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灵源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晋江县“紫帽山”条下:灵源山“上有灵泉,大旱不竭。一名太平山,以山

  • 新康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新阳县置,属衡阳郡。迁治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十里万寿山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并入益阳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潭州。七年 (624) 又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

  • 招安镇

    唐置,属渤海县。即今山东沾化县西古城镇。北宋庆历二年 (1042) 升为招安县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山东省沾化县西沾化城。北宋庆历三年(1043年)升为县。(2)今镇名。在陕西省安塞县中部偏南、杏子河东

  • 白马城

    ①三国吴筑,为沿江戍守要隘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北;一说在今燕子矶附近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0“白马城”条引《金陵故事》云:“吴时沿江烽火台二所,一在石城左, 一在白马城。”②北魏置,即今山西临汾市。《

  • 蜀门

    指今四川、陕西交界之地。唐骆宾王 《送吴七游蜀》 诗: “日观分齐壤,星桥接蜀门。” 唐陈子昂《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》 诗: “蜀门自兹始,云山方浩然。”

  • 平堈

    亦作平冈。即平刚县。在今辽宁凌源市西南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咸和九年(334)“皝遣其司马封弈攻鲜卑木堤于白狼,扬威淑虞攻乌丸悉罗侯于平, 皆斩之”。

  • 石屋洞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南高峰下。宋《淳祐临安志》卷9:石屋洞“有石洞极高,状似屋”,故名。洞壁原有五代晋至北宋初镌造罗汉五百余尊,毁于“文化大革命”十年浩劫。

  • 四角河

    在今河北任丘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河间府一》:四角河“在任丘县西北五十七里。其水四达,诸淀汇流,东行至赵北口为清河门, 由紫禾淀入至玉带河。按:四角河即清河,所自起,河身宽广,有容受涵蓄之功,浊流皆澄,

  • 来远县

    ①唐置,属瑞州羁縻州。本在营州界,神龙初寄治良乡县故广阳城(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北广阳城村)。后废。②高丽置,为保州治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与新义州之间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保州来远县:“初徙辽西

  • 都会市

    又名东市。隋大业城 (今陕西西安市) 两大市场之一。在大业城东部。西接平康、宣阳二坊,东连道政、常乐二坊,北邻宜仁坊,南靠安邑坊。徐松 《唐两京城坊考》 卷3: 胜业坊 (隋宜仁坊) “次南东市。隋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