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两淮

两淮

①地区名。宋熙宁后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路和淮南西路,简称淮东、淮西,合称两淮。

②盐政区域名。元初始置两淮盐运司于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,产区包括今江苏长江以北淮南、淮北各盐场。明、清时行销地包括今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的一部分地区。其盐产量和行销地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。


(1)地区名。(1)宋分淮南路为淮南东、西路,简称淮东、淮西,合称“两淮”。《宋史·食货志·农田》:绍兴二十年(1150年)诏“两淮沃壤宜谷,置力田科,募民就耕,以广官庄”。(2)泛指江苏、安徽二省淮河南北广大地区。(2)盐政区域名,又称两淮盐场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始置两淮运盐司于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,产区包括今江苏省长江以北淮南、淮北各盐场。明、清时两淮盐行销今江苏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五省大部分和河南省一部分地区。明正统中,贵州亦食淮盐。在清末以前,“两淮”盐产量的丰富、行销地的广大,在全国各盐区中皆居首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上瞻对峪纳

    在今四川新龙县北谷日乡;一说在县东南格日。清雍正六年(1728)置上瞻对峪纳土千户。

  • 茶磨山

   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二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海盐县: 茶磨山,“今山周不过三里”。明嘉靖间兵科给事中许相卿隐居于此。

  • 丰城寨

    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海口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 “白龙寨”条:“英罗寨、萧村寨、井村寨、对达寨、丰城寨、黄泥寨皆南至海猪沙十余里。”明崇祯中置,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南海口。

  • 环秀山庄

    在今江苏省苏州市景德路。原为五代吴越金谷园故址。明为宰相申时行宅。清为汪氏“耕荫义庄” 的一部分,更名环秀山庄。乾隆年间叠山名家戈裕良在园内堆砌的假山,保存完好,为苏州湖石假山中之冠。今园内尚留有补秋

  • 中坝土司

    清末中坝得马、中坝麦马、中坝班马三司合称。驻牧在今青海杂多县境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中坝麦马、中坝班马、中坝得马三族,同牧鄂穆曲及阿云、当木云之上源。东与囊谦、苏鲁克为界;南以当拉岭与藏边

  • 当亭县

   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)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四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藉水东历当亭川,即当亭县治也。”北周改名冀城县。古县名。北魏太平真君八年(447年)置,治今甘肃省甘谷县西南。

  • 桃丘

    春秋时卫邑。在今山东阳谷县东陶城铺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年 (前702),“秋,公会卫侯于桃丘,弗遇”。杜注: “桃丘,卫地。济北东阿县东南有桃城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3载: “汉高封功臣刘襄为桃侯,

  • 腊 (臘) 河谷

    在今山西朔州市东北洪涛山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六年 (623),“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,右武侯大将军李高迁及高满政御之,战于腊河谷,破之”。

  • 嵩阳书院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。五代周改嵩阳观为太乙书院。北宋改名太室书院,后改为嵩阳书院。程颢、程颐曾讲学于此。与睢阳书院、岳麓书院、白鹿洞书院并称四大书院。元改为嵩阳宫。清复为嵩阳书院。在河南省登封市区北、

  • 阿剌山卫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黑龙江中游右岸阿剌尔山地区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