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州
唐析扶德州置羁縻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境。后废。
唐析扶德州置羁縻州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珙县南境。后废。
一名冽口。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。因处列水(今大同江)入海口而得名。东汉末属带方郡。西晋后废。古县名。列,又作冽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黄海南道殷栗郡。属乐浪郡。三国魏属带方郡。西晋后废
唐贞元二十一年 (805) 置,属江陵府。治所即今湖北荆门市。唐末废。明洪武九年(1376) 改荆门州复置,属荆州府。治所即今荆门市。十三年 (1380) 复改为荆门州。1912年废州为荆门县,属湖北
一名昌涧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唐李贺居昌谷,有 《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》及 《昌谷北园新笋四首》 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称为刀辕川。又称昌涧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。谷水源出渑池东,南流经洛宁、宜阳入洛。唐李
又名成皋关。春秋虎牢邑。秦置关,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三十六里汜水镇西。历代为戍守重地。北魏太和十八年 (494) 置东中郎府于此。东魏时置北豫州及成皋郡。隋大业初置虎牢都尉府。唐避先祖名讳,改为武牢关。
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,黄河以南为河外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 《正义》: “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、河北,故呼河北为河内,河南为河外。” 又云: “河从龙门南至华阴,东至卫州,折东北入海,曲绕冀州,故言
隋仁寿元年(601)因避太子杨广讳,改广年县置,属洺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四十五里广府镇。大业初为武安郡治。唐为洺州治。元为广平路治。明为广平府治。民国初属直隶大名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5
古港名。亦译苏儿把牙或斯鲁马益。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东北岸之苏腊巴亚(泗水)。为东爪哇重要港口。名见明马欢《瀛涯胜览》“爪哇国”条。
一名小章村。在今河北辛集市北四十四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生章村“在束鹿县,有县丞驻此”。
即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平江河上源龙凤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3平茶洞长官司: 哨溪“在司治西南。发源白岁山涧中,水流激石有声如哨,故名”。
在今浙江绍兴市境。《越绝书》卷8载:“独山大冢者,句践自治以为冢,徙琅邪,冢不成。去县九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