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合县
金正大三年(1226)升义合寨置,属绥德州。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东义合镇。元至元四年(1267)废。
古县名。金末升义合寨置。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义合镇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废为寨。
金正大三年(1226)升义合寨置,属绥德州。治所即今陕西绥德县东义合镇。元至元四年(1267)废。
古县名。金末升义合寨置。治今陕西省绥德县义合镇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废为寨。
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伊尔施。为白阿铁路的终点。
唐置,属积利州。即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南端老铁山东石岚子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载贾耽 《入四夷道里记》: “登州东北海行,过大谢岛、龟歆岛、末岛、乌湖岛三百里。北渡乌湖海,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。
即今浙江遂昌县西南九十里上定乡驻地上定村。清光绪《遂昌县地》卷1:西乡二十一都有上町村。
①北魏太和中置,属大宁郡。治所即今河北张家口市。后废。②北周保定元年(561)置,属南汾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东北县底村。隋开皇初属汾州,二十年(600)移治今大宁县。大业二年(606)废。唐武德二年(
北魏置,为马头郡治。在今安徽怀远县西北七十五里龙亢镇。《南齐书·裴叔业传》:永泰元年(498),“又遣军主萧璝、成宝真分攻龙亢戍,即虏马头郡也”。南朝梁普通六年(525)于此置龙亢郡。
即今云南武定县西北环州乡。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置环州甸土舍。
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海中小星山岛。清时设平海营千总防守。
杜洛周之都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六年(北魏孝昌元年,525)八月,“魏柔玄镇民杜洛周聚众反于上谷,改元真王,攻没郡县,高欢、蔡儁、尉景及段荣、安定彭乐皆从之”。北魏上谷郡治居庸县
即今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之吉尔吉斯山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 呼巴海山 “在伊犁西北。图斯池西北,吹河环抱之间”。
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福建都司。治所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平海镇。辖莆禧千户所。清康熙五年(1666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平海。属福建都司。辖莆禧千户所。清康熙五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