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乐城县

乐城县

①三国蜀汉置,属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江津市西油溪镇,一说在重庆市东北洛碛镇。延熙十七年(254)废入江州县。

②三国魏改乐成县置,为河间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。西晋为河间国治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移治今献县西南一里,仍属河间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广城县。

③三国蜀汉改成固县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城固县东湑水西岸。西晋复名成固县。

④南朝宋置,属晋康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德庆县东南八十里悦城镇。隋属信安郡。唐属康州,天宝元年(742)改名悦城县。

⑤唐武德五年(622)分彭泽县置,属浩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南。八年(625)省入彭泽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彭泽县:废乐城县城“在县南三十九里。县城傍山为之,南北高险,东西平下”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一》:乐城废县“按,《县志》又谓在今(彭泽)县东五十里陶王山北,未知何据”?

⑥即乐成县。治今浙江乐清市。唐杜佑《通典》、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、《寰宇记》俱作“乐城”。


古县名。(1)东汉末置,治今重庆市东北洛碛镇。属巴郡。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(254年)废。(2)晋改乐成县置,治今河北省献县东南。为河间郡治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年)徙治今献县,属河间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广城县。(3)南朝宋置,治今广东省德庆县东悦城。属晋康郡。隋属信安郡。唐初属端州,后改属康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悦城县。(4)唐武德五年(622年)置,治今江西省彭泽县南。属浩州。八年废入彭泽县。(5)即“乐成县(3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和集县

    ①唐贞观八年 (634) 置,属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西南凤营乡。天宝初属越巂郡。后地入南诏。②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广平县置,为恭化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东。一说在黑水县西沙石多乡西干市坝

  • 安土瓜尔佳城

    一作按兔爪儿简寨。在今辽宁新宾县西北腰站附近。原属建州女真苏克苏浒河(苏苏河)部,明万历十三年(1585)为努尔哈赤所并。《清史稿·太祖本纪》:乙酉年(明万历十三年,1585)“秋九月,攻安土瓜尔佳城

  • 寅山

    在今广东惠州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34归善县: 寅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。多出茯苓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 160归善县: 寅山,“ 《南越志》 云: 欣乐县北有寅山,青松紫干,四衢皆竦,其下多茯苓焉”。

  • 关西镇

    北宋置,属华阴县。在今陕西华阴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二》:关西镇“以在潼关之西,故名”。(1)古镇名。北宋置,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东。因在潼关之西,故称。为豫、陕交通要冲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华州华阴县领

  • 慈磵

    亦作慈涧。即今河南新安市东南之磁河,在慈涧镇北与涧河合为磁涧河,注入洛河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谷水又东,少水注之……世谓之慈涧也。”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河南郡寿安县有慈涧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大业九年

  • 亚父冢

    亦作亚父山。在今江苏徐州市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中》:彭城县有亚父冢。《宋书·张畅传》:元嘉二十七年(450),魏“(拓拔)焘始至(彭城),仍登城南亚父冢,于戏马台立氈屋”。

  • 阿奢理贰伽蓝

    即今新疆库车县西六十里库木吐拉石窟寺。为龟兹国著名佛寺。原系国王为纪念其德行坚贞的胞弟而建造。最早洞窟开于北魏,至唐极盛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1载:“会场西北,渡河至阿奢理贰伽蓝,庭宇显敞,佛像工饰。僧徒

  • 西墅镇

    即今浙江临安县城西北隅之西墅街。南宋景定时至明初为临安县治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杭州府临安县:“旧治在县西西墅镇。洪武初徙于今所。”古镇名。在今浙江省临安市西北西墅。南宋景定中为临安治。明初设税课局于此,

  • 小石耶寨

    元置,属酉阳州。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。《元史·泰定帝纪》:泰定元年(1324)七月,“思州平茶杨大车、酉阳州冉世昌寇小石耶、凯江等寨,调兵捕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人和驿

    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石陂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建宁府》:人和驿“在浦城县南乡人和里石陂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