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阳县

云阳县

①秦置,属内史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四十里前头村北。汉属左冯翊。东汉末废。

②三国吴嘉禾三年(234)改曲阿县置,属毗陵典农校尉。治所即今江苏丹阳市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)复名曲阿县。

③东晋孝武帝改育阳县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南六十里。北周废入武川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属宛州。八年(625)又废。

④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襄城郡。治所在今河南舞阳县境。永安中属广州定陵郡。西魏废。

⑤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四十里长街村。北周为云阳郡治。隋属京兆郡。唐初属雍州,武德三年(620)移治今泾阳县北云阳镇。贞观元年(627)改名池阳县,八年复故名。开元后属京兆府。五代唐割属耀州。金属京兆府。元至元初废。

⑥唐贞观元年(627)改石门县置,属雍州。治所在今陕西淳化县北。八年(634)废。

⑦明洪武六年(1373)降云阳州置,属夔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四川卷下:云阳县“以其地两山夹江, 四时多云,而邑当山水之阳,故名云阳”。《明史·樊一衡传》:清顺治四年(1647),“于大海据云阳。……六年春,(宋)宗藩遂为(李)占春所败,走死云阳”。即此。民国初属四川川东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92年迁治双江镇青龙咀,即今云阳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秦置。治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。属内史。秦始皇三十五年(前212年)筑直道,从九原(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)至此,以加强关中与河套地区联系,并移民五万家于此。西汉太始元年(前96年)迁各地豪强于此。属左冯翊。三国魏改抚夷护军。(2)三国吴嘉禾三年(234年)改曲阿县置,治今江苏省丹阳市。属丹阳郡。西晋太康二年(281年)复名曲阿县。(3)东晋孝武帝改淯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南。属南阳郡。北周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置,八年又废。(4)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。属北地郡。北周为云阳郡治。隋大业初属京兆郡。唐初屡有改徙,后迁治今泾阳县西北云阳镇。属京兆府。五代唐同光初改属耀州。金属京兆府。蒙古至元初废入泾阳县。(2)今县名。在重庆市东北部、长江北岸。面积3634平方千米。人口127.1万。辖25镇、40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青龙嘴。三峡库区淹没123平方千米,其中耕地66平方千米,迁移人口11.48万。新城迁至旧城西32千米处的双江。面积4.42平方千米,人口15.76万。《郡县释名》:云阳县“以其地两山夹江,四时多云,而邑当山水之阳,故名云阳”。秦置朐䏰县,故治在今县西复兴镇。属巴郡。西汉因之,东汉改属巴东郡。西晋改朐䏰县,北周武帝时改朐䏰县为云安县,移今云阳县治。唐属夔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于县建云安军,是为军治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升云安军为云阳州,废云安县入州,属夔州路。明洪武六年(1373年)降云阳州为云阳县,属夔州府。清袭明制。1913年属川东道,1914年属东川道,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1950年属川东行署区万县专区,1952年改属四川省万县专区。1968年属万县地区,1992年属万县市。1997年撤销万县市后,由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代管。2000年,移民开发区撤销直属重庆市。地处四川盆地边缘,川东平行岭谷区东部,长江横贯其中,其一级支流有四条,有磨刀溪、长滩河、汤溪河、彭溪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玉米、小麦、薯类、柑橘、烟叶为主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硫、钾、铜、岩盐、石灰石、天然气等。所产桐油、山羊板皮闻名。有建材、电力、化工、纺织、机械、酿造、陶瓷、食品加工等厂。有长江航运。有公路通云开、巫溪、利川、万县市、奉节等地。名胜古迹有张飞庙、彭氏宗祠、磐石城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官家洞

    在今陕西旬邑县东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 官家洞 “峭壁三百尺,下临汃水,高下各数十窟,可容数百人。中有二井,盖避兵之险绝者,沿川上下数十里,处处有之,惟官家洞为最著”。

  • 佛顶山

    又名白华顶。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普陀山之主峰。海拔291米。清许琰《普陀纪胜》:“白华顶一名菩萨顶,居四山之中,为众峰之杰,高五里余。巅圆而平,约广二十余亩。东望之肃然严整,南望稍攲侧焉。地迥多风

  • 守节县

    唐武德三年(620)析胙城、酸枣二县置,属黎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封丘县西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封丘县:废守节县“于时东州未平,人思効节,县新创立,故以守节为名”。四年(621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

  • 婆溪

    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南婆溪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 “瀼溪” 条下: “又婆溪,源出黄山青龙潭,北入舒溪。”

  • 合江口寨

    在今云南开远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阿迷州:合江口寨“在州东。宋皇祐初,侬智高败遁,谋入大理。狄青遣将杨文广追之,至阿迷州合江口,不及而返,是也。或曰合江口即三江口,盘江与众水合流处”。在今云南省开

  • 射箭台 (臺)

    在今江苏沛县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9徐州沛县: 射箭台 “明成祖驻师时所筑也”。

  • 五斗口

    在今广东南海市东平洲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,五斗口巡司“在县南平洲堡,景泰三年置。嘉靖五年,移置于磨石刀”。后又移至佛山镇,寻复移治平州堡,改为平洲巡司。清顺治七年(1650)复名五斗口

  • 飞仙岭

    一名威风山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四十里。清乾隆《广元县志》:飞仙岭“三面环江,峭壁千仞。上有观名飞仙观,一面与前山相接,其间起一阁,名飞仙阁。为径行大路,亦栈道中之险要”。

  • 陵亭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三十里老阁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顺二年 (890) 汴将庞师古引兵深入淮南,“与孙儒战于陵亭”。即今江苏省兴化市南老阁。唐大顺元年(890年),朱全忠将庞师古与孙儒战于陵亭,即此。北宋

  • 清溪关

    ①唐置,属巂州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南、甘洛县西北交界处桦槁林山一带。其地连山带谷,夹涧临溪,倚险接关,恃为控御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安禄山反,罗凤因之取巂州,会同军据清溪关。”《资治通鉴》: 唐贞元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