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井集
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二十八里五井镇(上五井)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朐县西南有五井集。
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二十八里五井镇(上五井)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朐县西南有五井集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今江苏高邮市境。隋开皇初废。
在今湖南安乡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乡县“澧江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 县西七十里澧江上有马波渡,相传马援征五溪蛮,渡兵于此。”
俗称布哈公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。后迁今天峻县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北前旗: “牧地在青海西岸。东至科依特陀罗海,南至柴吉希巴立台,西至车吉,北至哈达图。”
①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。《左传》: 昭公十年 (前532),“桓子召子山,私具幄幕、器用、从者之衣屦,而反棘焉”。杜注: “棘,子山故邑。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
一名凤凰山。在今广东阳东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8南恩州:凤凰山“一名北甘山。……《倦游录》云:南恩州北甘山,壁立千仞,有瀑水飞下,猿狖不能至。凤凰巢其上,彼人呼为凤凰山”。
源出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城)北赤湖,东北流会东赤湖、船官湖、女观湖及柞溪水,至今潜江市西北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沔水又东南与扬水合,水上承江陵县赤湖, ……扬水又东入华容县有灵溪水,……
即今江西婺源县西中云镇。清康熙《徽州府志》卷1婺源县:三十都有中云村。光绪《婺源县志》卷2:三十都“中云,离城四十里”。(1)在江西省婺源县中南部。面积14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云,
秦置,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。西汉属南阳郡。《史记·高祖纪》: 高祖引兵西至丹水,“还攻胡阳”。即此。西晋废。即“湖阳县”。
亦作黑玉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皮山县境之喀拉喀什河。《宋史·于阗国传》:于阗国“国城东有白玉河,西有绿玉河,次西有乌玉河,源出昆冈山,去国城千三百里。每岁秋,国人取玉于河,谓之捞玉”。
又称东关头。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入城的通济门西南侧城墙下。系明初为控制秦淮河入城水量而建。清道光《上元县志》卷4山川:淮水(秦淮水)有二源,“至方山埭合流, 由东水关入城, 出西水关,沿石城西北,以达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