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五泉县

五泉县

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置,属澄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。北周废。

②隋末改金城县置,为金城郡治。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。唐武德二年(619)为兰州治。咸亨二年(671)复改金城县。天宝元年(742)又名五泉县,为金城郡治。乾元元年(758)为兰州治。广德元年(763)没于吐蕃,废。


古县名。(1)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年)置,治今陕西省合阳县良石村。属澄城郡。北周废入澄城县。(2)隋末改金城县置,治今甘肃省兰州市。为金城郡治。唐初为兰州治。咸亨二年(671年)复名金城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又改五泉县。为金城郡治。安史之乱后入吐蕃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别山

    ①即今湖北东北与安徽西南部交界处之大别山。《尚书·禹贡》:“内方至于大别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六安国安丰县:“《禹贡》大别山,在西南。”《水经·決水》:“決水出庐江雩娄县南大别山。”安丰、雩娄均在今河

  • 东乡

    ①在今河南新野县东南四十里九女城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阳郡新野县:“有东乡,故新都。”②即今广西武宣县东六十里东乡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武宣县“仙山驿”条:“县东有东乡巡司。旧为瑶僮出没处。成化二

  • 庸城山

    即悬鼓山。在今湖北竹山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 庸城山 “在县西五里。旧名悬鼓山。庸人居此山置鼓”。

  • 石柱关

    明洪武初置,在今湖北巴东县南,接鹤峰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巴东县“连天关”条下:“又石柱关在县南五百里, 向设石柱关巡检司。隆庆四年改野三关巡司。《志》云:县东南二百五十里有石柱山,关盖因以名。为扼

  • 邵甸县

    蒙古宪宗七年(1257)置邵甸千户,元至元十二年(1275)改邵甸县,后属嵩明州。治所在白邑村(今云南嵩明县西三十三里白邑)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:“名为束甸, 以束为邵。”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后废入

  • 临江设治区

    1932年改临江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北九十六里勐往城子。民国 《云南省民政厅 〈有关各地郡县沿革调查〉 案卷》: “因治所居近澜沧江岸,更名临江。” 后因与辽宁、吉林二省临江县重名

  • 定海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置,属浙江都司。治所在今浙江镇海县东南穿山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穿山镇。属定海卫。清初废。

  • 臧河

    即藏河。西藏雅鲁藏布江。唐代译称藏河,亦作臧河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 “曰闷怛卢川,直逻娑川之南百里,臧河之所流也。”

  • 厦漳铁路

    也称漳厦铁路。自今福建厦门市西嵩屿,西至龙溪县 (即漳州) 止。全长45公里。清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开工,宣统二年 (1910) 完成嵩屿至江东桥段长28公里。其余因资金不足,工事停顿。193

  • 狮子岭

   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1: 韶州 “有狮子岭”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: 狮子岭“在翁源县 (治今翁城镇) 东南二十里。山骨嶙岫,形如狮子,为东南要道。旧名猿藤径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