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交城县

交城县

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并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古交市。《元和志》卷13交城县:“取古交城为名。”唐天授二年(691)移治却波村(今交城县)。开元十一年(723)属太原府。元属冀宁路。明属太原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中部、吕梁山东麓。属吕梁市。面积 1822 平方千米。人口20.9万。辖6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天宁镇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析晋阳县置交城县,因汾、孔二河交汇于此得名。清雍正《山西通志》:交城县“以东北汾、孔二河交流,故名”。属并州,治今古交市。武周天授二年(691年)县治迁今址。唐开元十一年(723年)后属太原府。五代因之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于县置大通监,天圣元年(1023年)改为交城监,明道二年(1033年)复旧名。金废监,交城县属太原府。元初属太原路,大德九年(1305年)属冀宁路。明、清属太原府。1914年属冀宁道。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1年分置交东、交西二县。1945年复并为交城县。1949年属汾阳专区,1951年属榆次专区,1958年与文水、汾阳二县并为汾阳县,属晋中专区。1960年恢复原制。1971年属吕梁地区。2003年属吕梁市。地处晋中盆地西部。文峪河、磁窑河、葫芦河、西冶河、瓦窑河、白石南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莜麦、豆类、棉花等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锰、铝土、铜、石英、石棉、大理石、石灰石、耐火黏土等。工业有煤炭、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五金、酿酒、电力、皮革等。太交高速公路、307国道经此。名胜古迹有玄中寺、天宁寺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淀

    即古雍奴薮。在今河北省东部,为诸淀泊之总称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一》:三角淀“按古时,惟三角淀最大,又当西沽之上,故诸水皆会入于此。今渐淤而小。《新志》:合相近诸淀泊,总谓之东淀云。延袤霸州、文安、大成

  • 姜革庄

    又称姜家庄。即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姜格庄镇。旧属牟平县。民国 《牟平县志》 卷3: 姜革庄集“在县 (治今宁海镇) 东四十五里” 姜革镇。

  • 冠豸寨

    清初改莲花寨为冠豸寨,属连城县。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,为县治东障。

  • 仙池站

    元置,为水站。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三十里。明废。水站。元置,在今重庆江津市西南。明废。

  • 刘马庄

   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。《清一统志·徐州府二》:刘马庄巡司“在宿迁县西北皂河口。《旧志》,县东北百二十里,又东北去海州百八十里。 一名刘家庄。明置巡司。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俱驻此”。

  • 马五寨

    在今宁夏清王定安灵武县南。《清史稿·刘松山传》:同治九年(1870),广东提督刘松山镇压回民起义,“先破石家庄,督攻马五寨”,中飞炮死于此。

  • 大黑山堡

    清置,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南大虎山镇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小黑山堡“东十里有大黑山堡,俱周二里余”。

  • 羊角洲

    一名南渚江。在今湖北枝江县西南杨各州村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㴜州“灞州之东南曰南渚州,去县七十里, 一名羊角州”。清设千总驻守。

  • 太平海口

    又作太平洲、太平海门。在今越南海防市南太平江口。《明史·安南传》:永乐七年(1409)讨简定叛,“追破(邓)景异太平海口,获其党范必栗”。

  • 北溪

    即今广东揭阳市北之北河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北溪“在揭阳县城北。有二源:一出长乐县界,一出嘉应州界,合流经飞泉、贵人诸山。……至浦湾渡合于南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