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仁义镇

仁义镇

清置,属灵石县。在今山西灵石县南二十五里仁义村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设巡司驻此。


(1)在湖南省桂阳县中部。面积135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圩,人口 4960。清初,大塘、圳头、白云等村联合在此设圩场,取名仁义圩,故名。1949年属桂阳县一区,1956年设仁义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1年更名仁义圩公社,1983年复仁义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稻,并产烤烟、大豆、柑橘、花生。矿产有金、银、铅、锌、铁、锰等。有机砖厂、食品加工厂、大坊金矿和农场、渔场。衡桂公路经此。境内有古建筑永济桥和高峰塔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南部。面积308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独岗,人口850。以仁礼、信义两村名各取一字得名。1950年为信都县二区,1951年划归贺县。1958年设红旗公社,1960年改仁义公社,1963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89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、西瓜、龙眼、竹木、八角、玉桂等。有水泥、陶瓷、木器、盒片、农具等厂。为农贸集市。207国道经此。(3)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场,人口 3200。明代建场,传明末义军张献忠部经此,秋毫无犯,称仁义之师,故名仁义场。1933年置镇。1953年分建仁义、黄泥、柏林三乡。1956年柏林并入建仁义公社。1984年复仁义乡。1993年仁北、永林二乡并入建镇。2001年保安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油菜籽。有缫丝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附近为县水稻主产区。荣内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香柏城

    唐南诏置,属镇西节度。在今缅甸北部孟养。南诏后期属丽水节度。即今缅甸克钦邦孟养。南诏时属丽水节度使。

  • 金岭镇

    北宋置,属淄川县。即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西金岭回族镇。清有益都县县丞驻此。胶济铁路在此有支线 (铁山支线) 通铁山。在山东省招远市西北部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中村,人口1.26万

  • 湘乡县

    本西汉长沙国湘南县湘乡,建平四年 (前3)封长沙王 (鲁人) 子昌为湘乡侯,改属零陵郡。东汉为县,仍属零陵郡。治所即今湖南湘乡市。三国吴属衡阳郡。隋平陈后并入衡山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属潭

  • 小河关

    在今甘肃徽县南小河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徽州:“《旧志》云:小河关,昔时秦蜀咽喉也。其下有泥阳水,流入嘉陵江。”

  • 勐 (猛) 昂

    明代属车里宣慰司。即今云南勐海县南八十四里勐昂,为布朗山布朗族乡驻地。傣语“勐” 为平坝,“昂” 为漂亮,意即漂亮的平坝。

  • 牛首镇

    北宋置,属邓城县。即今湖北襄阳县(张湾镇)西牛首镇。在湖北省襄樊市樊城区西部、汉水北岸。面积171平方千米。人口8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牛首,人口 4490。春秋时为一座古城,因城头如牛,故名。1949

  • 武父

    春秋时郑地。在今山东东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二年 (前700),“公会郑伯,盟于武父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山东省东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二年(前700年):“公会郑伯,盟于武父。”即

  • 武休关

    在今陕西留坝县东南武关驿。旁扼褒斜道,为陕蜀交通咽喉。《方舆胜览》 卷69凤州: 武休、饶风关,“ (褒斜谷) 旁连武休关,又极东为饶风关”。《宋史·吴玠传》: 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,金将撒离喝

  • 曹南山

    在今山东曹县南八里。《春秋》: 僖公十九年 (前641): “夏六月,宋公、曹人、邾人盟于曹南。” 亦称南山。《诗经·曹风·候人》: “荟兮蔚兮,南山朝。” 毛传: “南山, 曹南山也

  • 岑水

    在今广东翁源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翁源县:岑水“在县(治今翁城镇)北。源出羊径。一名铜水。可浸铁为铜,水极腥恶。两旁石色皆赤,不生鱼鳖禾稼之属,与曲江县胆攀水同源而异流,入英德县界,会于清溪水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