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阳县
南齐改顺阳县置,为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西魏改置清乡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齐改顺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淅川县南。属南阳郡。隋复名顺阳县。
南齐改顺阳县置,为从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。西魏改置清乡县。
古县名。南朝齐改顺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淅川县南。属南阳郡。隋复名顺阳县。
即野山关。今湖北巴东县南野三关。民国时设县佐。
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属羁縻懿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
在今湖南澧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澧州:三江口关在“州西北二十里。……皆昔时置戍屯兵之所”。
即今江西玉山县东南下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:广信府玉山县有下镇墟。在江西省玉山县东南部。面积78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镇,人口700。清代建村,后成集镇,并设巡检司于此。因位
在今四川云阳县东三坝乡(复兴场)。明周复俊《全蜀艺文志》卷4:李焘《朐忍记》:“闰月一日泊舟云安之西三十里万户驿下横石滩上。土人云,今驿之左右朐忍之故地也。”
即高都城。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伊河西岸。《史记· 周本纪》 正义引 《括地志》 云:“高都故城,一名郜都城,在洛州伊阙县北三十五里。”本名高都城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。《竹书纪年》周显王十八年(前351年
一名布拉克底。清康熙四十一年(1702)置安抚司。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升为宣慰司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今四川丹巴县北巴底乡。宣统三年(1911)改流,属道坞委员。
在今辽宁本溪市。矿区东南至太子河,东北到明山沟,西南迄蚂蚁屯沟,东、南、西三皆山。山谷均有煤层,总面积25平方公里。发现甚早,清乾隆时准民开采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) 日俄战后为日人占据。宣统二年(
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北唐县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:南阳郡舂陵县有上唐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王莽地皇三年(22),王常等“引军与荆州牧战于上唐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即今湖北省随州市西北唐县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南阳郡舂
①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。嬴姓 (纪公以下始为己姓)。开国君主是兹舆期,建都计斤 (一作介根,今山东胶州市西南)。春秋初迁于莒 (今山东莒县)。有今山东安丘、诸城、沂水、莒县、日照等县市间地。公元前4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