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静寺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七里洪山西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唐李北海宅,在修静寺,即李邕所居。《青莲集》 有游修静寺诗。”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七里洪山西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“唐李北海宅,在修静寺,即李邕所居。《青莲集》 有游修静寺诗。”
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张北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四年(北魏正光四年,523),“魏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环于柔玄、怀荒二镇之间”。“及柔然入寇,镇民请粮,(武卫将军于)景不肯给,镇民不胜忿,遂反,执
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)改唐兴县置,属台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天台县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)改名天台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天福七年(942年),因与石敬瑭讳犯,改台州唐兴县为台兴县,治今浙江省天台县。属台州。北
北魏太和十四年(490)置,为朱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卢氏县东南朱阳关。孝昌二年(526)废。西魏大统二年(536)复置。北周保定二年(562属义川郡。大象二年(580)移治邬渠谷(今卢氏县西南)。隋开
即今江苏吴县北八里陆墓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吴县北有陆墓镇。因有唐宰相陆贽墓,故名。
即今辽宁辽辽中县北三十里养土堡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新民厅图: 东南有(养) 土堡。民国 《辽中县志》 卷3: 养土堡子 “距城三十里”。
东汉改即丘县置,属琅玡国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禹王城。后复为县。东汉改即丘县置,治今山东省郯城县东北。后国除仍为即丘县。
1946年7月当地解放后由蓝田、雒南二县析置蓝雒办事处,同年10月改为蓝雒县。治青岗坪 (今陕西蓝田县东青坪)。取蓝田、雒南二县首字为名。1947年2月废。旧县名。1946年7月由蓝田、雒南两县析置蓝
即今山东海阳县西南行村镇。明于此置巡司,属莱阳县。清属海阳县。1984年设行村镇。
①在今河北怀安县(柴沟堡镇)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怀安卫:花山,“春秋多花,上有池,岁旱不涸”。②即华山。在今江苏吴县西。《吴地记》:“花山在吴县西三十里,其山蓊郁幽邃。晋太康二年生千叶石莲
十六国后赵置,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。后燕改置离石护军。东晋大兴元年(318年)石勒置,治离石县(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)。属并州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吕梁、柳林、中阳、方山、临县等市县。北魏改为离石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