倚子山
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 倚子山 “峰峦环峙。宋开庆初,郡守谢昌元移城治此,以据险要。今亦名州基山”。
在今湖北恩施市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施州卫: 倚子山 “峰峦环峙。宋开庆初,郡守谢昌元移城治此,以据险要。今亦名州基山”。
一作戚墅港,又名南戚氏、北戚氏。即今江苏常州市东南戚墅堰区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常州境内,漕渠两旁有 “南戚氏、北戚氏” 诸港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常州府武进县: 戚墅港在 “府东三十里。北枕运河,有
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西北普安镇。清康熙二十一年 (1682) 置普安土千总。
①在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南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广记》 卷34 《边防记》 盐井卫: “ 《志》 云:卫南十里柏林山,山多松柏,其绿参天,柏兴府之名取此。”②在今甘肃古浪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柏
①在今山东曹县东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宋义救赵,“行至安阳,留四十六日不进”。又,《傅宽传》:傅宽“从攻安阳、杠里”。《正义》谓“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”。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西四十里。《
西魏置,治所在绥化县 (今山西永济市虞乡镇西北)。《寰宇记》 卷46蒲州虞乡县: “绥化故城,后魏绥化郡及绥化县所理也。在县西北三十里。周废。” 王仲荦 《北周地理志》 云: “按: 《寰宇记》之后魏
在今云南中甸县东北八十五里。清有外委把总驻防。
在今河南陕县东南。《清 一统志·陕州》:雁翎关 “在州东南。路通河南府永宁县。明时有兵戍守”。又称雁领关。在今河南省陕县东南。为通往洛宁交通要道。
即铁山。在今内蒙古河套北阴山北麓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开元九年 (721),“叛胡潜与党项通谋,攻银城、连谷,据其仓庾,张说将步骑万人出合河关掩击,大破之。追至骆驼堰,党项乃更与胡战,胡众溃,西走入铁建
即高是山。今山西浑源县南七里翠屏山。《水经·滱水》: 滱水 “出代郡灵丘县高氏山”。
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