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地州
即比地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汉源、甘洛等县境。
即比地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汉源、甘洛等县境。
北宋崇宁二年 (1103) 置,属靖州。即今湖南会同县东北五十七里若水镇。明置若水巡司,属会同县。
在今江西波阳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鄱阳县: “大雷冈在县东北七十里。后汉雷义所居。小雷冈在大雷冈侧。《鄱阳记》 云,晋雷焕所居之处。”
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西北夏和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三江府:凤翼山“在府西南夏华县。山势回翔,如凤矫翼”。
即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与河北沽源县西境接界之九连城诺尔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 昌州: 明昌七年 (1196) 以狗泺置。“有狗泺,国言 (女真语) 曰押恩尼要”。据同书 《食货志》,狗泺本金西京路盐场,大
①在今北京城西北四十里,为西山支脉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 卷87引 《长安可游记》: “香山有乳峰石,时嘘云务,类匡庐香炉峰,故名。” 自辽金后,为历代皇家园囿。初为辽中丞阿勒弥私舍。金大定二十六年 (1
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,为虞山高峰之一。峰下有瓶隐庐,为清季翁同龢退隐之处。
明置,在今四川松潘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松潘卫:人荒寨“万历六年,兵备使者杨一桂言:松潘诸番最桀骜者,无如丢骨、人荒、没舌三寨,屡为边患,议先剿之。既而三寨蛮谋劫军饷,纠众伏于安化关之凝水沟,突伤
明弘治七年 (1494) 析赵州及太和、云南二县地置,属大理府。治所在今云南宾川县南二十里州城。1913年废为县。明弘治六年(1493年)析赵州及太和、云南二县置,治今云南省宾川县南州城,属大理府。清
①原名向。战国改名高平。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。《史记·范睢列传》: “秦昭王之四十二年,东伐韩少曲、高平,拔之。” 《水经·济水注》 引 《竹书纪年》: “郑侯使韩辰归晋阳及向。二月,城阳、向。更名阳为
原名茅草坪。简称茅坪。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北茅坪镇。1932年置镇,后废。1984年复设茅坪镇。(1)在湖北省秭归县东南部、长江南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06平方千米。人口7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周家湾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