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随安左郡
南齐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济山县(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)。梁改为北随郡。
南齐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济山县(今湖北随州市北八十里)。梁改为北随郡。
在今甘肃永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凉州府一》: 鄂尔多古城 “俗传为元永昌王牧马城。地名黄城儿,有永昌王避暑宫。遗址尚存。……鄂尔多,旧作斡耳朵 (蒙古语意为 “宫殿”)。今改”。
即今浙江萧山市南二十八里临浦镇。唐元稹 《生春》 诗: “雨移临浦市,晴候过湖风。”即此。
亦作黑尔素、黑而苏。清置,在今吉林公主岭市南二龙山附近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“火烧岭三十里至黑而苏站,三十里至小孤山。”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内:“大孤山站又西南六十里至克尔素站,又
即温闷峒。北宋置,即今广西靖西县东南湖润镇。元废。又称温闷峒。北宋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东南湖润。元废。
即今四川成都市北府河。北宋黄休复 《茅亭客话》 卷8: “伪蜀王宗裕亦于北门清远江东,创一亭台榭池塘,骈植花竹泉石,萦绕流杯九曲,为当时之甲。” 《宋史·雷有终传》: 咸平三年 (1000),王均自升
隋靺鞨七部之一,分布在今吉林和龙市至珲春市一带。《隋书·靺鞨传》:“靺鞨在高丽之北,凡有七种……其七曰白山部,在粟末东南。”唐并入渤海国。
亦作盐井镇。北宋置,属临江县。在今四川忠县东北㽏井镇。 产盐。 清设石桥井通判驻此。 民国改设县佐。
在今广东廉江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石城县: 谢建山在 “县北十里。上有一峰高出,为县主山。又有一冈,远望如城,曰石城冈。县因以名”。
1942年置,属贵州省。治所即今贵州赫章县。在贵州省西北部,邻接云南省。属毕节地区。面积3235平方千米。人口64.4万,有汉、彝、苗、布依、回等民族,少数民族占21.7%。辖6镇、12乡(含12民族
村名。在浙江省象山县城南部。属东陈乡。人口920。居姆岭东南,陈姓肇村,故名。产稻、棉花。公路通县城。